中国科学院大学光学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光学工程考研复习指导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光学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9月后旬开始看的,第一遍(红宝书)看的很粗略,就跟翻书一样的和着(肖)1000题做题,结果后来就被自己坑了。因为时间是花了,却没试着去理解,所以效果不好,就开始焦虑了(因为越到后面时间越紧,压力也开始大了),感觉这真的是我所有科目中最忧伤的一门了。所以建议第一遍好好看吧,不要胡乱看,后期的时间都是很重要的。政治早期就打好客观题基础,理解好知识点,大题一般都是靠背模拟试卷的,我背的肖四。
考研数学方面:
在大学的两个学年里,我依赖临时抱佛脚的方式应付了数学期末考试。决定考研后,我决心从头开始,购买新教材重新学习。自大三上学期起,我就投身于数学的学习,坦白说,我在一个学期里只学完了高数上册的前两章。数学对我而言,向来是一门极其棘手的科目,入门对我来说颇具挑战。有时,我需要花费将近一个晚上的时间去理解一页内容,而且几乎每页都会有我不明白的问题。课后习题对我来说更是难题,大约有80%我都无法解答。于是,我尝试改变策略,看完一章教科书后,不再做课后题,而是直接转去看对应的复习全书。然而,这个方法并未奏效,我发现每一页有一半的内容我都无法理解,整个寒假我才艰难地消化了第一章节。
我学习数学的速度很慢,尽管整天埋首其中,但由于理解难度大,进度缓慢。由于基础知识近乎空白,我调整了学习策略,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重新复习。在老师的指导下,我逐步理解了考研数学,完成了大量真题训练,才使得我的成绩从最初的30分提升到了现在的130分,足足提高了100多分。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Part不能忽视。对于长难句,可以先通读长难句解析这本书,统一感受一下自己的软肋在哪块。同时要着手开始刷真题,刷题后你会发现错题的症结多数在长难句的理解,这时可以对照答案分析句子类型再重新回到参考书上,反复理解,通过不断演练达到最终消化的效果。其实对于长难句同样可以建立错题本,可以分句型摘录,每天晚上抽出十几分钟翻一下,也会进步很快。对于阅读整体的部分,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做题做题再做题,做完认真校对答案不断反思。前期英语建议大家用张剑因为比较详细,在刷三遍及以上时可以用丁晓钟的书,答案简略同时思路也更新颖。九、十月后再刷,这时要掐时间做题,培养考试临场感,不断分析。最后就是作文啦。其实这个大家前期可以不用管。在临近考试大致一个月时再准备。我当时是早上分别背大、小作文的各一篇模版,晚上再写真题,然后翻看不同资料的参考答案摘出亮点词、好的套路及思路,总结成自己的模版,最后整合出一个终极模版,并再之后模拟时用上。这个同样要计时完成哦。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光学的基础理论是必须牢固掌握的部分。包括光的传播特性,如直线传播定律、反射和折射定律;波动光学的基本概念,如波长、频率、振幅和相位;以及傅立叶光学中的衍射、干涉和偏振等现象。这些都是构建光学知识体系的基石,需凭大量的习题和实验去理解和应用。
光学系统的设计和分析也是考试的重点。比如透镜系统的成像原理,需熟悉薄透镜公式,理解焦距、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实际的成像计算。了解并掌握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如显微镜、望远镜、激光器等,对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
再者,现代光学的新发展,如量子光学、非线性光学、光纤光学等内容也不能忽视。虽然这些可能是考试的深度部分,但它们代表了光学的前沿领域,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不仅能帮助应对考试,更能为未来的研究打下基础。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是关键。光学并非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堆砌,是逻辑严密、富有创造性的科学。凭阅读教材、参考书,配合做题来深入理解概念,动手做实验帮助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直观感受光学的魅力。定期复习和讨论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不断巩固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