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木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工程技术学院土木工程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木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如果时间充足,比如从3,4月就开始全身心备战的话,可以考虑提前看马原,因为虽然政治每年大纲都会变,但是这部分变不了,而且这也是政治的重点与难理解点,提前理解了可以为后面节约不少时间,随便找个上年的老肖精讲精练或者大纲看看就行,不需要看课本,课本没有重点还超纲太浪费时间。我的正式准备是大纲出来开始,提前规划好进度,参考资料大纲就够了,因为我觉得大纲里面有些知识点讲得很细,非常方便理解,知识点也是无死角的,就是看起来比较厚且字小,看着容易犯困,可以快速的读出来来提高注意力。要看两到三遍,配套老肖1000题做一两遍,巩固知识点印象,第二遍看完做完就可以上风中劲草了,同样看2到3遍,后期就可以不看大纲了,当工具书偶尔翻翻,这个过程中除了做题跟无法理解的知识点之外,看书一定要快,除了马原不需要理解,只需要知道就行,也不背,加深印象而已。时政的资料出来了要认真看,我感觉最近几年有这个趋势,在习大大的领导下,对于政治教育越来越重视,所以时政的分数一年比一年多,今年估计选择题都有十来分了.最后冲刺时模拟题选择题见一套做一套,大题看看思路就行,等肖四出来了就背吧,大题一字不落的背,蒋中挺的五套卷可以买来做做选择,大题看看就行了。
考研数学方面:
通过近几年的真题,尤其是今年的考题,大家肯定能明显发现,其实考研数学对于同学们解难题的要求并不高,考验的是大家的概念是否清楚,计算能力是否过关。所以我觉得,在复习的时候,大家要着重于理解概念,千万不要死记公式(当然很多公式还是要背的,这里推荐大家有一个小本,将每页折成4扇,1、3扇写公式名称,2、4扇写公式,每次看的时候只看公式名称,自己写出公式,此方法也可用于记单词,效果颇佳),一般大家都是用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作为复习资料,我各人认为一本全书就已经很足够了,把上面的每道题都吃透,得比较高的分还是有保障的。全书最好过三遍,每一遍都要认真,囫囵吞枣的话会得不偿失。
考研英语方面:
背单词书:拿到一本单词书的时候,我没有急于立马背,而是先拿一只红色(随便你们准备什么色。。)的荧光笔、粗的那种把我一看到就知道意思的那类单词划掉,这类单词是你一看到就立马能够反应出意思压根不需要思考的那种,整本单词书被我这么一筛选之后就开始每天背1~2list。背的时候我是早上到自习室快速扫一遍,然后又由尾扫到头,晚上又这样扫两遍,压根不读那种。扫完四遍之后,我就拿张纸把今年背的单词抄下来,回去之后拿着mp4对着纸上的英文单词录中文意思,第二天听录音对照单词书上面的检查、完全不知道的拿蓝笔打叉、意思没有说全的拿黄色荧光笔划记。大概就是这个程序一直坚持到最后~背单词我觉得还是要多看很多轮,一个单词不要看很久但是要看很多遍~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土力学的核心在于理解和应用土壤的基本性质。这包括土壤的物理性质如颗粒大小、形状、密度等,以及化学性质如酸碱度、含水量等。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理解土壤行为的关键。我会建议大家凭实验和实地考察来深化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强度理论是土力学的重点。需理解剪切强度、孔隙压力、有效应力等概念,以及如何运用莫尔-库仑破坏准则进行土体稳定性分析。这部分知识需大量的计算练习,建议多做题,尤其是实际案例的分析,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再者,土的动力学特性也是考试的重点。例如地震荷载下的土体反应,场地效应,土的液化现象等,都需深入理解并能进行相关计算。对这部分,除了理论学习,观看相关的实验视频也能帮助直观地理解复杂的动态过程。
边坡稳定性分析和地基处理也是考试的重要部分。需熟练掌握各种边坡稳定性的评价方法,如瑞典条分法、圆弧滑动面法等,了解不同地基处理技术及其适用性,比如深层搅拌法、强夯法等。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实践相结合是最好的策略。除了课堂上的讲解,自我阅读和讨论同样重要。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参加学术讨论,或者参与模拟实验,都能加深理解和记忆。定期做题和复习,形成知识网络,对应对考试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