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城市水务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河海水文水资源学院城市水务考研复习知识重点与经验

河海大学城市水务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我采用的是肖秀荣的全套资料。我开始复习政治相对较晚,大约从九月才开始。每天,我会阅读一章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内容较少的章节可能会读两章。看完之后,我会完成相应章节的习题,这包括每个章节的课后练习以及1000题中的选择题部分。不过,只做一次可能无法完全掌握所有知识点,所以通过错误题目来回顾和加强记忆是必要的。有些概念理解起来确实困难,听老师的讲解会有很大帮助。如此这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就算完成了政治的第一轮复习。在第二轮中,1000题成为重点,再次做时仍然会有很多错误,我就通过标记错题来巩固知识点。1000题我至少重复做了三遍,但某些错误总是一犯再犯。由于觉得无题可做,看到周围有人买800题,我也跟风购买了,但其实我觉得并不实用!这些题目的风格偏独特,爱咬文嚼字,与真正考试的感觉相差甚远。尽管我还是完成了,但我发现这种类型的题容易影响我的解题思路,因此后来就没有再接触了。真题才是关键!然后就是不断查看错题,同时做肖八。我开始做真题的时间太晚,导致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培养出解题的感觉,这是一个教训!真题需要反复操练,并且应预留一些用于模拟测试。
考研数学方面:
我对数学有一定的基础,建议初期阶段将重心放在数学上,随着进度可以逐渐减少投入的时间。从7月开始,我每天大约投入4至5小时来复习数学。直到10月初,我已经完整地过了一遍全书和36讲,初次接触可能会觉得吃力,但这很正常,持续学习就会渐入佳境。接着在10月,我做了660题,并挑选了1000题的一半来做。虽然1000题有些题目较为偏门,但如果时间和能力允许,挑战一下也是有益的。进入11月,我专注于过去30年的真题,每套题大概用2到2.5小时,每天完成1到2套。强烈推荐真题训练,因为它是关键所在。12月,我重新做了30年真题的第二轮,并且练习了几套模拟卷,每天早上限时1小时左右,不过我没有详细解答大题,而是专门用近两年的真题来练习解题步骤。对于模拟题,我个人并不是特别推崇,它们很难复制真题的氛围,我只是在完成了所有想做的真题后,挑选了几套模拟题作为补充练习。另外,保留几套真题在最后一周使用,能帮助保持答题状态。数学复习需要持续性,每天都应有所练习。
考研英语方面:
首要任务是词汇,你可以任意挑选一本包含考研词汇的书籍,每日攻克一单元,并在次日抽出少许时间复习。初期务必重视单词记忆,我在强化和冲刺阶段稍有松懈,后来在准备写作时发现许多词都不记得了,于是又回头每天复习单词。同时,每天收集一些精彩的短语,说不定在写作时能派上用场。
其次,阅读理解至关重要,每个题目两分,自然成为考研英语的重点。再者是翻译,起初我把历年真题的翻译部分抄入一个小本,逐日翻译五个句子。然而,尽管我能理解句子含义,却难以准确转化为通顺的中文,加上有些拖延,我没太当回事。直到考前一个月,我做了一套模拟题,才惊觉翻译得面目全非。于是,我迅速用A4纸整理了所有真题的正确翻译和分解,接下来的一个月,每天晨读时朗读五句,不断重复。这种方法不知不觉中提升了我的翻译能力,在这次考试中,由于新题型耗费太多时间,我没有充分阅读上下文,只是大致浏览后直接翻译,但预计分数不会太低。
考研专业课方面:
水力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主要研究水流的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理解并掌握流体静力、流体动力学的基本原理是基础。对流体静力,要深入理解压力的概念,尤其是静水压强的分布规律;对流体动力学,重点关注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这“三大基本方程”是分析水流问题的核心工具。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运用”的三步法。凭阅读教材和听课,理解每一个概念和定理的物理意义,不仅仅是公式。例如,理解伯努利定理背后的能量守恒思想,比死记硬背公式更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凭做习题强化记忆,不断巩固理论知识。尝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案例中,比如河流流动、管道输送等问题,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实验和实例分析也是学习水力学的重要环节。河海大学有丰富的水利实验资源,借此机会亲自动手进行实验,直观感受水流现象,这对深化理解非常有帮助。多参考真实的水利工程案例,如水库设计、洪水预报等,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复习策略上,除了课本,我还推荐使用《水力学》(汪稔版)作为补充资料,这本书深入浅出,对理解和掌握水力学知识大有裨益。历年真题的训练也必不可少,它们能你了解考试的风格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