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化工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考研复习方法与经验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主观题方面,需要背诵的一般分两类,一是书上的知识点,通过前期复习应该已经知道了哪些是主观题的重点;二是一些名师的考前模拟试卷,我用的是任汝芬的《序列之四:最后四套题》和肖秀荣的《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卷》。10、11月时,很多考研机构就出了模拟试卷,一般叫8套卷、10套卷之类,这些试卷的选择题可以做,主观题其实没必要做,因为有不少都是前几年的旧题陈陈相因。我说的那两本书都在12月中旬出版,不要以为它出版得太晚、最后时间来不及就不买了,越是后期出版的书越能体现当年的时事政治,其重要性绝不亚于基础复习。如果有的同学有余力,能把这些模拟题先自己做一遍再背,效果会更好。我就做了一小部分,后来时间紧就没再做,直接背了。有消息说肖秀荣的比任汝芬的押题更准,因为任汝芬的试卷出版稍微早点,考研命题组也看到了,就会有意避开那上面的题;而肖秀荣的试卷出版在命题结束后,和真题相合的可能性大些。前几年的模拟卷我没考察过,不过从2014年看来,确实是肖秀荣的4套卷押题概率大。这个消息供参考。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基础是很重要的,但适当的有难度的练习也是必要的。我的教训就是低估了考研数学的难度,再加上基础不是足够扎实,初试时差点哭晕在考场……等把基础的部分掌握之后,一定要不断练习,题海战术虽不太靠谱,但是数学确实要不断的练习才能做到熟练,做题时才能有思路,我就是当时畏惧了模拟题的高难度,觉得肯定不会考太难的,结果在考场上就傻眼了,以至于最后数学成绩刚刚爬上三位数,和别人拉开了差距。所以,扎实的基础+足够的练习,才能在最后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
考研英语方面:
众所周知,英语的学习关键在于词汇和阅读能力,这两项掌握好了,英语水平自然无忧。谈到词汇,我是从三月起开始每日积累,一直持续到考试前夕才暂时放下单词书。我选用的是星火的《30篇文章贯通考研词汇》,这套书分为三册,我个人认为结合文章记忆单词效果更佳。然而,由于那时还有课程负担,进度相对较慢(到了大三下学期末我才完成第一册)。暑假期间,我攻下了第二册,等到大四开学,我才终于读完第三册。就这样持之以恒,到考试时我已经将单词复习了四遍。
对于阅读理解,我的准备起步稍晚,九月才开始着手。我主要使用的是张剑的基础阅读150篇和历年真题集。这个部分,我没什么特别的方法可以分享,建议大家可以借鉴论坛上前辈们的备考经验。至于写作,我认为只要词汇基础扎实,在平时阅读中收集一些精彩的句子,再加上最后一两个月系统地看一本作文书,应该就足够应对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化工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涵盖了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与分离过程等多个领域。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是基础,例如:牛顿黏性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傅立叶热传导定律等。在学习时,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理解,不仅仅是记忆公式。
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如流动系统的阻力损失计算、传热速率的计算、蒸馏塔的操作等,需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来加深理解。做题不是目的,是检验理解和应用理论的过程。遇到难题,不要急于求解,试着从基础知识出发,逐步分析问题的本质。
再者,实验数据处理也是化工原理的重要部分。学会使用Excel或其他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数据拟合、误差分析,这对理解和验证理论模型至关重要。熟悉实验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能帮助你在理论和实践中找到联系。
案例分析和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也非常重要。你阅读一些化工工程实例,了解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提升工程思维。比如,如何设计一个高效的冷却系统,或者如何优化蒸馏过程以提高效率。
团队合作和交流同样重要。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讨论,不同的思考角度会带来新的启示。教师的指导也不可忽视,他们丰富的经验和深入的见解往往能帮你突破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