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财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考研复习注意事项与经验

中央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们必须调整态度,首先,政治复习的关键是积累与反思,遇到不懂的问题先记录正确答案,未来可能与其他知识点产生联系;其次,这将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学习奠定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可能相对较难,碰到读得懂但含义模糊的部分,应反复阅读,切勿存有侥幸心理认为它不会考,或者以为这只是选择题就可以忽略。这种心态尤其在复习初期不应存在。肖秀荣的1000题这一本习题集就已经绰绰有余,每道题都有其价值,它们帮助我们识别各章重点。简单的题目表明我们已经掌握,下次看书时可节省时间;对于不确定的题目,应回归教材,探究正确理解方式,并做好标记。再三强调,肖1000题完全足够,肖秀荣教授在政治理论界绝对是有责任心的代表,他的题解清晰,错误极少,做题过程中不会让人质疑题目的合理性。
考研数学方面:
我觉得数学就是靠的练题,不是难题,而是真题。首先肯定要把所有的知识点看一遍,看不懂的就再看一次,实在不懂就先放下接着向下看,不要揪着一个不放,肯钻研是好事,但是人的思维往往很神奇,可能你去学学别的东西再回来学这个,就会看懂了。数学基本是看了一遍,难点看了2-3遍,有时间的可以过两遍,到了十月就要开始做真题了,做题很重要,最好做真题。真题我是从最早的年份开始做的,比较简单点,开始做的时候没敢掐点,因为不太会,后来做熟一点的时候就要掐点了,模拟着在考场,就像是真正在考试一样。每一份真题,做完了一定要分析,看看错题是因为什么,是计算的问题还是知识点的问题,如果是知识点,那么不仅这个题要改错,还要去找这个知识点的其他题去做,才算是真正学会这个知识点。如果是计算的问题,还要看看这种计算是不是经常出错,如果是经常出错,那就是有计算误区,最好也去找找这方面的其他题看看。我说的这些,大家应该都知道,但是真的做好的有多少呢?
考研英语方面:
楼主英语用书:红宝书单词+张剑阅读150篇+英语一历年真题+英语二真题+王江涛高分写作。楼主3月份开始准备考研就开始背单词一直持续到考研,说是背,楼主得背其实就是看或读,包括其他所有科目都是这样,因为楼主不喜欢那样一遍一遍得背回忆,单词看了朱伟的恋恋有词。张剑阅读150我是4月份开始做的,但只做了不到一半,错误很多,每篇5个要错3个,看了答案解析,翻译成中文给我我还是会有选错,有的题完全不敢苟同,觉得毕竟是模拟题可能还是有点问题的,就也没在意,后来索性不做了。然后6月份开始做英语真题,楼主是买的30年真题,先做的80年代的简单的不行,随便做做换了90年代,也不难。后来做2000年往后英语真题,建议学弟学妹可以从2000往后做认真做,还是不错的,楼主每天英语花时间两三个小时,其中接近两个小时都是给单词了,不到一小时做题,所以没做多少题,而且楼主从不死磕,也不翻译句子分析语法成分啥的,只是全篇大概翻译,对对答案,看看错误之处,所以这方面没法给你们经验。10月份开始英语真题第二遍,11月份还在做真题,12月开始背作文了,作文不要背模版,直接背全文。最后今年英语简单,楼主客观题只错了2个完形扣了1分,翻译也把都译出来了,关键点都没错,作文写的感觉也不错。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微观经济学,这是经济学的基础,理解并掌握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等是关键。你需深入理解每个模型背后的假设,以及这些理论如何解释实际的经济现象。博弈论和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部分,需有一定的理解力和分析能力。
宏观经济学方面,GDP核算、IS-LM模型、AD-AS模型、菲利普斯曲线、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效果等是核心内容。特别是要理解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就业和价格稳定。对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如 Mundell-Fleming 模型和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政策效果,也需有清晰的理解。
在实证分析和统计学部分,你需熟悉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多元线性回归、异方差性处理、自相关性处理、工具变量法等。Eviews或Stata等软件的操作技能也很重要,因很多实证研究都需凭这些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常重要。一方面,扎实地阅读教材,理解并基本概念和理论;另一方面,多做练习题,尤其是历年真题,这能帮助你熟悉考试风格和难度。关注当前的经济热点,结合所学知识去分析,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参加讨论组或者找个研友一起学习也是非常有效的。你们互相提问,共享学习资源,共同解决难题。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要害怕求助,导师、同学甚至网络社区都能成为学习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