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考研复习方法与经验

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大约在10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发布的《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出版后我才启动复习。这本四十多万字的书籍略显沉闷,且由于语言表达相近,易使人混淆。不过一旦消化了首部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会显得相对简单,而近现代史和思想道德修养的领悟难度不高。我将它与《肖秀荣1000题》同步使用,每读完一章就做相应章节的选择题,这种方式相当有效。试题的实践帮助我逐渐明确了关注点(尽管看似每一处都是重点)和知识点间的差异,避免了混淆。后期我没有投入大量时间背诵(几乎没有长时间拿着书在外背诵的日子),因此这一轮阅读对我至关重要。我自称采用了“理解性记忆”,并强烈推荐这种方法。所以,我认为这两本参考资料极具价值,有位政治高手提议应再看一遍大纲解析,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完成这一遍后,我还天真地将肖1000中的所有解答题抄写了一遍,虽然当时没记住多少。但后来反思,也许这个过程在无形中有所助益。
考研数学方面:
完成课本学习后,我会重温笔记,默默地描绘出每章节的知识架构,确保每个数学知识点都了然于胸。切记,扎实的数学基础至关重要。在初次复习数学时,我选择研读课本并解决课后习题。近年来,数学的难度有所上升,并非因为考试范围大幅拓宽,而是计算量增大,对数学思维的要求更上一层楼,比如增加了分类讨论等技巧。尽管许多课后练习的形式并不直接对应考试题目,但它们对理解并巩固基础概念极其有益。对于不定积分的部分,高等数学课本后面的习题涵盖了几乎所有常见的解题策略,初做可能会感到困难。然而,如果深入钻研这些习题,再次尝试时你会发现自己的进步显著。同时,对于原函数的记忆,不必局限于那些常见而简单的公式。相比之下,其他内容在高等数学中的占比较小,所以我使用了本科教材,具体的书籍推荐就不再赘述。我购买的《核心笔记》当时只有复印件,尽管出版年代较早,但其难度与当前考试相匹配,对关键考点的覆盖也相当不错,适合作为第二轮复习的资料。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理解每一篇真题阅读都要刷到,然后不会的单词记下来,做题思路可以在原文中画,纠正错误思路进行总结,一定要总结做错的原因。研究真题的时间很长,每两天一篇,一周只能做完一年的真题,加上中间一些时间的调整,我花了2个多月才完成。到了最后的时间,真题还是不能放。要反复的读和背,做练习题一定是在其后。作文不要盲目的背,也不要背模板。建议大家到后期根据各种资料整理出自己的模板,每种话题和类型都整理一个,最后填主题词就好了,很方便也很省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涵盖了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等多个基础科学,并将其应用于解决环境问题上。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关键。你需理解并掌握水和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环境影响评估等核心概念和技术。
对水污染控制,重点在于了解各种污水处理工艺,如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以及其工作原理和优缺点。水质参数的测定和分析也是常考点,如BOD、COD、TOC等。
大气污染控制方面,燃烧理论、烟气脱硫脱硝技术、颗粒物捕集器的工作机制需深入理解。还要关注空气质量模型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固体废物处理则包括分类、收集、运输、储存、处理和处置等全过程,特别要理解不同类型的废物如何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
环境影响评估部分,你需熟悉EIA的基本流程,能进行简单的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理解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容量的概念。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结合实际案例来理解理论知识,比如阅读相关研究报告或新闻,了解最新的环保技术和政策动态。做大量的习题和模拟试题也很重要,这能帮助你熟悉考试形式,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非常有益,互相解答疑惑,共享学习资源,激发思考。我个人就经常和同学一起讨论复杂的问题,这对深化理解和记忆非常有帮助。
持续的学习和热爱是成功的动力源泉。环境工程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为地球做出贡献的方式。保持对环境保护的热情,你会发现学习的过程充满乐趣,也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