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上交大物理与天文学院物理学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对政治投入的时间不多,这可能源于我身为文科生的背景,很多知识点其实源自高中时期的政治和历史课程。由于我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那些年的高强度学习让我对这些内容熟稔于心,就算有些模糊,稍加温习便能找回感觉。因此,我没有投入大量时间在这上面,我的做法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我没有通读考试大纲,因为它的布局让我不易抓住关键信息。我大约在11月中旬开始复习政治,首先粗略浏览了肖秀荣的知识要点,然后拿出一张空白纸,按时间顺序构建框架,列出事件、时间和其影响力。对于忘记的部分,我就查阅大纲来加深印象。一周内我完成了肖秀荣的1000题,并随后又回顾了两遍。我还使用了他的命题人知识要点这本书,它提供了大纲,我可以在此基础上添加个人理解,这对记忆很有帮助。到了后期,我主要背诵肖秀荣的五套模拟卷,以及培训机构提供的题库和参考资料,对于时事政治部分也足够应对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一定要多做题多做模拟,不要因畏难就不去做,我记得当时有同学因为说张宇题难,就没有做8+4,但初试后发现,其实难题更考察的知识应用水平,我开始做张宇的题已经是11月底了,之前没有接触过张宇的任何资料,但是仍不妨碍做题。我做8套大概能有110—140,4套的话分太低了就不说了,嘿嘿,其实也没有多难,主要是运算步骤增加了,很多题目设了不少陷阱,所以,个人觉得,张宇的题还是很有必要做一做的,很能查漏补缺,并没有偏离基础。考试只要基础扎实,还是可以拿个不错的分数。做模拟的时候一定要严格定时,而且步骤尽量写完整,如果觉得时间不够,可以挑几套出来定时模拟,要有上考场的那种感觉。我觉得,真题的话2小时内基本要做完(16、17除外,题量略大),模拟题的话也是,尽量要在2个半小时内做完(做完自己会做的),这样的话等你真正上考场了压力才不会太大。多做题,多查漏,这点应该可以通用,但别的东西真的仅供参考,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
考研英语方面:
我认为英语的后期模拟练习至关重要。自十二月初起,我便养成了几乎每隔三天就进行一次模拟考试的习惯,通常是在下午两到五点之间,我会在自习室专心致志地模拟考研英语,用的是张剑的五套题以及最后的五套模拟题。模拟的重点不在于得分高低,而在于能否妥善管理时间。毕竟,在真正的考场中,紧张情绪在所难免,一旦时间规划不当,很可能导致整个考试状态下滑,甚至可能导致考试结果不尽人意。我想特别指出模拟测试的价值,就我个人而言,基于前期对真题的深入研究后再进行模拟,效果相当理想。这次的英语考试相对容易,我对选择题部分的整体表现感到满意。
以上所述,我已经大致概述了我的初试经历。备战国考需要的不仅是毅力和耐心,还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并且必须始终保持一贯的努力,绝对不能半途而废。坚信只有付出,才能换来回报。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来谈谈电磁学。电磁学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许多高级课程的基石。理解电场、磁场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作用至关重要。在学习过程中,你需深入理解库仑定律、高斯定理、安培环路定理等基本原理,并能灵活运用它们解决复杂问题。特别地,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电磁学的核心,必须熟记并能熟练应用。对电磁波的理解,包括其产生、传播特性及应用,如雷达、通信等,也是电磁学的重要部分。我在复习时,凭做大量的习题来巩固这些理论知识,并用实际案例帮助自己理解和记忆。
,转向量子力学。这是一门相对抽象且深度大的科目,需好的数学基础,特别是线性代数和复数。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的基石,理解和掌握它至关重要。波函数的概念、不确定性原理、粒子在势场中的运动、氢原子模型等都是考试的重点。量子力学强调直观理解非直觉判断,建立正确的物理图像很重要。我在学习时,尽量将这些抽象概念与已知的经典物理进行对比,这样有助于理解。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比“记忆”更重要。尽可能多地去做题目,凭实践加深理解。找到一位好导师或者学习小组,一起讨论难题,互相启发。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这对长期记忆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