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商务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人大经济学院国际商务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商务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使用的唯一一套教材是肖秀荣的完整系列。这套教材相当全面,按照时间顺序逐步展开,因此只需紧跟其步伐,就能明确何时学习何种内容以及如何学习。有人主张政治不必过早准备,认为十月开始即可,但我对此持坚决的不同意见。政治中的选择题比重颇大,单选尚可应对,但多选题极其棘手,稍有不慎便会全盘皆输。这需要坚实的知识基础,确保每个细节都被覆盖。政治应尽早着手,首先深入研读命题人的精讲精练,反复阅读直至彻底理解。无需死记硬背选择题,关键在于领悟,基于理解去读书并辅以适量的选择题练习,掌握好选择题部分,政治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进入后期阶段,便需开始背诵主观题。那时,肖秀荣会推出一本小书,大约三十页左右,这部分内容与选择题有所不同,需要熟练背诵,如同高中时背诵历史和政治那样。与此同时,持续加强选择题的训练,找到解题的感觉。初期可能会频繁出错,但后期务必减少失误,无论是否情有可原,都应尽力避免,以免影响自信。保持良好的解题状态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最后关头。总结来说,选择题的关键在于多读、多翻阅、提早复习,巩固基础知识。对于主观题,则需将必背内容牢记于心,灵活应用,这样政治就能取得高分。我的参考资料仅选择了肖秀荣系列。这一系列条理清晰,若时间充裕,可按出版顺序逐一购入。如时间紧张,《精讲精练》、《知识点提要》、《1000题》、《形势与政策》、《8套卷》和《4套卷》也是不错的选择。
考研英语方面:
在大学期间,我顺利通过了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并在大三时期取得了商务英语BEC中级证书。原本,我期望英语能成为我的优势科目,因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备考,反复研读了三四遍绿皮书,做了四遍历年真题。然而,考研英语的成绩却令我颇感失落,只得了五十多分。这使我认识到,四六级成绩与考研英语并不完全挂钩,许多同伴六级未过,但考研英语却表现优异。因此,强烈建议各位务必认真对待英语复习,它对于初试和复试都有着巨大的助益。在复试中,导师随机挑了一个单词让我朗读并用英文释义,幸运的是,我在初试阶段就已经熟记这个词。学习英语宜早不宜迟,应逐步积累,考前需按照实际考试时间进行模拟练习,确保考试时思维清晰。大约从11月份开始,我开始了第二轮集中训练,定时全套完成真题,到了12月份则开始背诵作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类综合能力,这门科目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统计学的主要知识点。微观经济学部分,理解并掌握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分析(如垄断竞争、寡头、完全竞争等)至关重要。要深入理解博弈论的基本概念,这对分析市场竞争策略有实际意义。宏观经济学则要求理解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模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效果等内容。统计学部分,数据处理和分析技能,如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以及如何解读经济数据,都是必不可少的。
学习这个科目,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应用”的方法。先凭阅读教材或听课理解基本原理,凭做题巩固记忆,凭案例分析和模拟练习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这门课涵盖了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跨国公司管理等多个领域。国际贸易理论需理解比较优势、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新贸易理论等;国际金融则涉及汇率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问题;跨国公司管理则关注全球化战略、跨文化管理等。对世界经济形势和主要国家的经济政策保持关注,也是提升这部分知识的关键。
对国际商务的学习,我推荐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学习,例如分析跨国公司的经营策略,或者研究某个国家的贸易政策变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多阅读经济新闻,培养敏锐的经济洞察力,这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