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徐州)资源与环境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矿大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资源与环境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资料肖秀荣精讲精练,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八套卷与四套卷,蒋中挺五套卷,任汝芬四套卷。政治我是暑假七月开始学习的,前期先刷1000题,刷三遍,目的是打基础,为接下来做肖秀荣四套卷与八套卷做准备。第一遍做的比较慢,不会的好多,答案后面标注了页数,对照精讲精练去查知识点,每天看你标注的知识点,不用看其他,继续刷题。第二遍明显感觉做题会加快,同时配套着精讲精练的知识点,刷第三遍时注重看精讲精练。这项任务完成后你会发现你的体系建立起来,做题知道知识点在哪一部分,不留死角。接下来放弃1000题,肖八、蒋中挺五套卷刷三遍,每天两套。最后是任汝芬四套卷、肖秀荣四套卷,同样是一天两套。刷题时回看你的错题,即使答对的印象不深刻的题也要看。现在政治考试更加灵活,仅做肖秀荣的题远远不够,多刷选择题能见识更多题型,不仅仅拘泥于某一位老师的出题风格。考试前一星期做一做前两年或三年真题选择题,感受一下考研题出题风格。真题不要去纠结某一答案,考研热点年年变化。肖秀荣四套卷做完后开始背政治大题,这时候离考研约2周,天天背四套卷大题,其知识点覆盖比较全,涵盖热点多,是答题的理论基础。如果考研大题风格发生变化,大家同处同一起跑线。
考研数学方面:
我参考的教材包括完整书籍(二战期间主要依赖个人笔记,未深入阅读原书),张宇的全部36讲,660题集,以及张宇的1000题。模拟试卷方面,我集中精力在张宇的8套卷和4套卷,李永乐系列的全套模拟,以及全真模拟400题,这些系列的质量尤为出色。其他品牌的模拟卷则参差不齐,难以一概而论。对于真题,我不再赘述,侧重精挑细选并深度解析,我采用的是张宇的真题大全解,虽然发现少许错误,但总体品质可靠。在两年的备考生涯中,我广泛涉猎了各种教辅材料,从流行的36讲,两本李姓作者的复习全书,到汤的高数讲义,再到专门讲解解题策略的书籍,如选择题技巧指南和其他各类解题技巧手册,无一不是我的学习伙伴。
考研英语方面:
我觉得考研英语和大学四六级英语之间关联性不太明显,完全可以凭借一年甚至半年的努力来攻克。英语学习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逐步积累。首要任务就是掌握词汇,因为词汇是英语的地基,必须先学词汇,然后再去研究语法和策略。我个人认为,英语学习就像一个良性的螺旋递进过程。
这个“黄金循环”包括从词汇到复杂句子,接着从复杂句子到阅读理解,然后从阅读理解到试题,再从试题反哺阅读理解,继续深入理解复杂句子,最终再次回归词汇。首先,我们需要背诵单词,特别是那些常考的高频词,这些词汇经常出现在考试中。当词汇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再转向学习复杂句子。一旦能驾驭复杂句子,就可以开始尝试阅读理解。刚开始做题时可能会错误连连,这意味着你尚未真正领悟阅读的精髓。这时,你需要查看答案,找出每个问题在文中对应的复杂句子,仔细理解并记住这些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这就构成了所谓的“黄金循环”。
考研专业课方面:
要深入理解地质时间的概念。普通地质学涉及到数亿年的历史,需掌握地质年代的划分,理解各个时期的地壳演化过程。这需对地质年代表有详细的了解,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地质构造的理解至关重要。板块构造理论是地质学的核心,需理解板块如何移动、碰撞和分裂,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塑造地球表面的特征。岩石类型和成因也是重点,包括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形成条件、结构和性质,这些都是分析地质现象的基础。
再者,地质过程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等,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这些过程的理解有助于解析地貌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对学习方法,我认为实践是最重要的。参加野外实习,亲手触摸岩石,观察地质构造,深化理解和记忆。结合案例学习,比如研究矿床的形成机制,或者分析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原因,使理论知识更加生动具体。
做题和复习也不能忽视。凭完成教材后的习题,检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融合,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
我建议大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不同的思考角度会带来新的启示。保持对地质学的好奇心和热情,因热爱是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