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航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一名文科生。虽是文科生,但还是报了班。10月底开始看大纲,但是看了一遍后觉得啥都没记住,后来就放弃了。然后一直没动过政治,大概11月底,开始重新看大纲,当然只看哲学那部分,因为这块最难需要理解。基本上考前两周才开始背诵。当时买了肖秀荣的背诵版和最后4套题。狂背了两周,把肖的东西背了4~5遍,大家一定要记得这个时候其他科目基本已经定型,但是政治提升的空间很大。最后情况还算乐观,我政治考的还可以,虽不是很高,但还算满意,因为自己在政治上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付出了很多。
考研数学方面:
第一轮复习高数部分粉皮的李正元版《复习全书》(很经典稍难冲高分强推),线代部分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这两个都是一边看书一边做题,习题能自己写的决不偷瞄答案,看了答案也要跟着思路自己算一遍,不能偷懒,我一般还会在旁边批注解题思路和要点。有条件的话全书要看两遍。我投入在数学的时间不是很多,平均每天5个小时左右。一轮下来前面的部分就会遗忘很多,第二轮主要就是通过习题来恢复记忆整合提升,我用的是660题,做题之前一般会写一下整章的知识点总结,对加深基础概念的理解很有帮助。后期一个月就是每天上午一套数学题,可以真题和模拟交叉着做适应不同风格。真题做熟可以完美驾驭高频考点,但是还是有很多边角知识点照顾不到,这个时候模拟题的预测作用就凸显出来,我从张宇八套卷和合工大的预测卷中抽了10套做,那道差分方程的题预测题就做过好几道所以答的很顺利。级数的部分一直有很大漏洞抱着侥幸心理就没有补,结果考试的时候那道级数的大题是全靠想象力胡编很难过。后期真题的分数稳定在135+,模拟题120+。遇到遗忘的知识点一定要抽时间做专题复习,做模拟卷受挫是很正常的,我通常做三四天综合会花一天时间填补盲点。如果有再多一点的时间的话我会再多做一些模拟题,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熟练度还是不足,所以考研复习实在是宜早不宜迟。
考研英语方面:
我几年没有接触英语,考了60分,只能告诉大家如何把英语快速的捡起。就是单词,这点非常重要,当时买了星火考研词汇、张剑锋的历年考研英语真题汇编及解析。建议把词汇每个章节记三遍,记不牢固的标记一下,然后进行下一章,同时巩固之前的觉得陌生的词汇。边读,边写,边记,一定要读出来。还有例句也要读。因为我们记单词是为了能够在句中读懂以及运用。当把整本考研词汇过了头脑几遍以后,就要练习历年的真题,先练习做一遍阅读,把错的题参考真题解析知道错在哪里,然后回归原文及各个选项,逐字读懂,这个其实就是单词再现的过程,把生单词标注,时不时来翻看。我当时做了05-10年这几套,因为后面的没时间做了。我觉得英语不需要买其他的阅读材料,珍惜真题就差不多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基础综合涵盖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个部分。这四门课程各有其特色,需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
1. 数据结构:理解并掌握各种数据结构(如链表、树、图、堆、栈、队列等)的概念、特性及其应用非常重要。算法设计和分析是关键,例如排序和查找算法,要熟练掌握快速排序、归并排序、二分查找等,并能灵活运用。
2. 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部分主要是硬件知识,包括CPU、存储器系统、输入输出系统等。理解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比如指令执行过程、ALU运算、内存层次结构等,掌握数字逻辑和汇编语言的基础知识。
3. 操作系统:核心在于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理解和记忆各种调度算法,如FCFS、SJF、RR等,理解虚拟内存和页替换算法,如LRU、OPT等。理解文件系统的组织结构也很重要。
4. 计算机网络:主要涉及ISO/OSI模型和TCP/IP五层模型,理解每一层的功能和协议,如TCP、UDP、HTTP、FTP等。特别要注意的是网络传输的细节,如拥塞控制、错误检测与纠正等。
学习方法上,我建议:
- 理解优于记忆:尽量凭理解概念的本质去记忆,不是死记硬背。
- 做题实践:大量的习题练习帮助巩固理论知识,理解其实际应用。
- 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每天分配给每个科目一定的复习时间。
- 查漏补缺:定期做模拟试题,找出自有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复习。
- 学习社群:参加考研论坛或小组,和其他考生交流,共享资源,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