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能源动力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重大航空航天学院能源动力硕士考研复习指导与经验

重庆大学能源动力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从考纲出来之后开始准备的政治,个人觉得政治这门课从这个时间点开始准备就可以,太早了也没有必要,因为政治需要一直保持看书状态,否则前期看的都会忘了,这就导致太早开始复习的话,时间成本有点高。不过也不能11月才开始复习政治,到时候各科复习压力都很大,时间过于紧张。我当时是先看一遍精讲精练,不做题,然后第二遍的时候看2章精讲精练,配合着做相应章节的1000题,第3遍开始精讲精练配合风中劲草看,然后做1000题中相应章节标记的题目。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我花的时间最多的一门科目,甚至比专业课还要多,当然我并不建议大家也这么做,因为每个人的情况确实差别很大,我只是想强调数学的重要性,在专业课分差拉得不是很开的时候,数学决定了你初试的总体水平。复习最重要的也是基础,李永乐的《考研数学复习全书》个人认为必不可少,考点要求、章节内容精讲、例题分析,该有的都有。在全书的使用上,我先是完整地看了一遍全书,知识点和例题都是看,我在看的过程中把教材当作参考,遇到疑点难点再去翻教材,有点本末倒置的意味,但我觉得效果还可以,不过建议大家还是按照基本的步骤,先去看一遍教材,一遍就够了,然后好好利用全书。我在看完一遍之后,自己动笔又把所有例题独立地做了一遍,写了满满一个练习本,也找到了自己的一些错误认识和学习难点,这些成了我之后反复查看的精华,一定要把它们整理出来。关于《基础过关660题》,我也做了,而且花了挺长时间去做《660题》,效果是有的,但我感觉作用有限,《660题》中大概70%是基础题,还有20%到30%是比较难的题,要么方法不常见,要么知识点生僻,做起来比较浪费时间,作为一种拓展练习是可以的,但花在上面的时间切不可太多,当然,数学我也准备了《历年真题权威解析》,同样是作为模拟自测,我到大概最后一个月开始做的数学真题,从2005-2019年,每一年的真题都完整做了一遍,这里提醒一下,2007年以前题型设置和现在的不太一样,比较陈旧,因而实际上真题练习从2007年开始即可。我每次模拟都是严格划定时间,3个小时做完停笔,最开始的时候总有一两题做不完,不过熟练之后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
考研英语方面:
在背单词这方面,也有人用看阅读书的方式去背单词的,比如大家口口相传的张剑150篇。用这种办法背单词是很好的,在阅读的过程中看到你不认识的单词就标出来(也可以记到本子上,因人而异),供日后复习。英语说实话是我准备的最少的,每天就固定做两篇阅读,背点单词。我英语也不是很牛,但真的是把精力放在专业课上,虽说专业课回报了我,但英语的成绩还是告诉了我个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准备越充分,越容易取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涵盖广泛,包括晶体结构、相图、力学性能、热处理等。这些基本概念是后续深入研究的基石,需扎实掌握。例如,了解金属、陶瓷、高分子和复合材料的基本性质和应用,对理解各种材料的行为模式大有裨益。
对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要有深刻理解。比如,晶体结构如何影响材料的强度和塑性,相图如何指导材料的加工和设计。这就需熟悉并能灵活运用诸如位错理论、扩散理论、固溶体和化合物形成等核心原理。
再者,实验技能的培养不可忽视。无论是X射线衍射分析材料的晶体结构,还是凭显微镜观察材料的微观形貌,都需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多做实验,结合理论知识去解释实验现象,能够帮助更好地掌握材料科学的实质。
复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做大量的习题和模拟试题。这样不仅检验自有的理解和记忆,还能训练解题速度和思维逻辑。遇到难题时,不要怕,它们往往是提升自我的最佳机会,凭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解决。
持续关注学科前沿动态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方式。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站在更高的角度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