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物流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山大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物流工程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山东大学物流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解题策略如下:我倾向于通过单元复习来深入理解知识点,并且在阅读完教材后立即进行1000题的练习。我遵循重复练习的原则,因此两次做题我都避免直接在书上写答案,而是选择用空白纸记录。这样两轮下来,大部分知识点我已经牢固掌握。随着时事政治的更新,我会结合时政进行题目训练。紧接着,我依次完成八套题,重点在于选择题,而对于大题,我主要关注答题思路。对于第四部分,我会先自己尝试解答,然后再全文背诵。尽管当前考研的趋势是反套路化,但我非常感谢这套系列丛书,它让我在考场上有足够的自信和镇定。
考研数学方面:
用张宇的18讲和李永乐的线代讲义,练习题用李永乐的660和张宇的1000题。基础特别差的可以看一讲视频看一讲书本内容,再做一下1000题的A部分。线代讲义也是这个节奏。争取6月到七月一个月看一遍。七月到八月着重理解定义、定理,我觉得非常受用,尤其是后来做题遇到难题时,从这些定义一类的知识入手,反而更容易做出来。八月到九月开始做660和1000题剩下的部分,九月上半月把这两本书的不会的题再看看,下旬就开始做真题。用张宇的30年真题大全解,把30年真题从头做一遍,快的一天一套,慢的三天两套,做完一定要将不会的整明白。前十五年的不用掐时间,后十五年的尽量掐一下时间做,从十月中旬开始做后十五年的题第二遍,到十一月中旬开始做模拟题,还有做很多拔高题目,还会有解题思路和技巧的讲解,然后我又做一了张宇的8套题,有时间再做一下4套题,考前3-5天左右要全真模拟一下,买上答题卡掐时间做模拟题或做过的真题都行,练的是准确度和考试氛围。
考研英语方面:
我暑假之前有在背单词,用的是绿皮书,每天背两章,半小时。后来发现记不住,我是利用看完专业课之后的剩余时间背的,常常完不成任务。暑假期间,因为是在家复习的,看书根本看不下去,每天背单词就成了最清闲的工作。每天严格按照400个单词的标准一丝不苟地背完,偶尔有间断。这样,在8月1号把考研的所有单词背完了,看似只背了一遍,其实由于过程中不断重复,实则背了四五遍也不夸张。在背完单词之后,开始做张剑黄皮书基础版,当你熟练背完单词之后,看文章就很有信心。后来发现,基础版做起来有点浪费时间,但醒悟的时候已经做了不少了。又开始做珍藏版,每天做两三篇吧。!张剑的这两本书竟然是1994年到2013年的真题!天啊,我竟然把真题以这种方式做了!都快做完了!简直是浪费啊!十分懊悔,估计没有谁能像我一样了吧,明明目录上就写清楚了的、。果断放弃真题,开始拿150篇练手。每天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四篇,可是从未完成过,常常在晚上的时候很不认真的做两篇,错误率蛮高的。这150篇感觉跟真题不一样呢,文章出题很偏!所以告诫学弟学妹们,150篇做不做均可,时间紧的话就别做了,真的不是很好。弄到这儿,就进入9月份了,大家可以想象我的速度是有多慢。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完型怎么回事,还有阅读之后翻译之前那个新题型到底是什么,是填句子还是排列顺序,作文更没看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控制理论的基础,它涵盖了系统建模、稳定性分析、控制器设计等多个方面。理解和掌握系统的数学模型至关重要。无论是线性时不变系统还是非线性系统,或者是连续时间系统和离散时间系统,都需熟练运用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状态空间模型等工具进行描述。这是后续所有工作的基础。
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是另一个关键点。劳斯判据、赫尔维茨判据以及根轨迹法等都是常用来判断系统稳定性的工具。理解并能灵活应用这些判据是保证设计出的控制系统性能优良的前提。
再者,控制器的设计是自动控制原理的核心部分。PID控制是最基础也最实用的控制策略,需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调整参数。现代控制理论如状态反馈控制、观测器设计、最优控制等也是需去掌握的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结合实践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凭动手实现一些简单的控制系统模型,帮助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考研中常常考察的一点,多做一些相关的习题和模拟题,有助于提高应试能力。
对自动控制原理的学习,我强烈建议使用教材与参考书相结合的方式。比如,胡寿松的《自动控制原理》和Katsuhiko Ogata的《Modern Control Engineering》都是非常经典的教科书,它们详细且深入地解释了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