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工程技术学院地质工程考研复习指导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觉得政治开始时间不要太早,9月份开始一点都不迟,可以跟着新大纲复习,前期把马原哲学部分理解好,把十年真题哲学题看一遍,其他题不用看,因为每年的提法都会变,其实时间紧张的话等到十月分再系统复习政治也来得及。政治方面我选用了四本书,真题,大纲解析,考试分析,序列二。最后阶段在网上下了个考试分析瘦身版,资料就这些。客观部分能得到这个分数,我想已经够了。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又不想多花时间的话,大纲解析是不错的选择,虽然很多人诟病此书重点不突出,其实,那么薄的一本书,重点不突出又能怎么样呢?一天三十页,十天可以看一遍,你看个三四遍,把序列二做一下,选择题基本上可以做到八九不离十。这远比你们去看其他厚厚的辅导书划算多了。我习惯于先把书看一遍,一科一科的看。至于主观题,答案以考试分析为主,背考试分析比二十天二十题之类的要轻松,那个瘦身版加起来也就二十页不到吧,标准答案就出自考试分析,不信的可以自己去核对。我因为时间原因,考试分析看了四五遍,没来得及背,所以主观题得的分还没有达到我的预期(PS:当然我的预期还是有点高~~~)。
考研数学方面:
我强烈建议你们一定要做真题,尤其是数学部分。这些题目是由国内知名高校的数学专家精心编纂的,考研数学通常不会有太离奇或偏僻的题型,毕竟它是一项全国统一考试,由全国顶尖的数学教授出题,其合理性显然优于个别省份的独立命题。考研数学主要测试的是基础知识,但并非孤立地考核单个知识点,每道题目往往融合了至少两个知识点。如果你们不相信,不妨找一套2005年以后的考研数学试题,对照答案解析仔细看看。这也是我不倾向于做模拟题的原因之一,因为考研数学的核心知识点是固定的,而常被一起考查的知识点组合其实有限。如果你们深入剖析过去15年的所有真题,并进行归纳整理,在考场遇到问题时就能迅速联想到相关知识点,即使无法完全解答,也起码会有解题思路,写出步骤,也能争取到相当的分数。
考研英语方面:
大约在大四开始的一个月后,完成首次真题练习。接着,第二次练习时,可按题目类型逐项攻克,如阅读、翻译、完形填空和作文(若对完形填空不感兴趣,可略过)。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不熟悉的真题词汇,记得去记忆,将军虎的书中附带的小册子就很适合用来背诵这些词汇。到了这个时候,你应该已经掌握了基本策略,我认为没有必要尝试模拟题,因为质量不佳的模拟题可能会破坏你做真题的节奏。对于作文,一份条理清晰的文章能显著提高印象分,值得投入一些时间准备。建议先在草稿纸上大致规划内容框架,再转移到答题纸上书写。
考研专业课方面:
要理解安全系统理论的核心理念——预防优于治疗。它强调凭对系统的全面理解和风险评估,来提前防止事故的发生,非仅仅依赖于事后的补救。在学习过程中,需掌握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这是构建安全管理系统的基础。
对风险识别,需了解各种可能对地质工程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地质结构、气候条件、施工技术等,并学会分析这些因素可能造成的风险。熟悉各类地质灾害如滑坡、地震、坍塌等的特征和前兆也是关键。
在风险评估环节,需学习如何量化风险,运用概率论和统计学的方法进行事故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的计算。理解并掌握事故树分析法、故障模式及效应分析等工具,能够帮助更为准确地评估风险。
至于风险控制,需掌握不同类型的控制策略,如工程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体防护。特别是对地质工程,工程控制尤为重要,比如凭设计合理的地下结构、采用稳定土体的技术等减少风险。
学习安全系统理论,理论结合实践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课本知识,还需关注实际案例,凭案例分析理解理论的应用,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参与模拟演练或者实地考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安全系统的运作。
持续的学习和反思是提高安全意识的关键。要时刻保持警惕,不断更新知识,因安全问题往往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变化。只有这样,在未来的工作中,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地质工程的安全运行。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建议大家找到一个好的学习小组,共享资源,共同讨论,相互督促,这将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与教师和研究生交流也是获取深度见解的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