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东南能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东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我觉得我付出时间较多也最有成效的,第一年政治报了班,老师讲的真的很好,但是由于过于依赖老师上课讲的内容,课后也没有复习,做题比较少,导致老师上课讲的东西没咋记住。而且比较相信政治背肖四就可以了,汲取到第一年的经验,这一年我改变了学习方法,应该是进复试同学里最高的,政治过线要背肖四,要做好选择题,把教材看了看,从暑假就踏踏实实的做肖秀荣的1000题,每天看一章做一章,做完后用专门的错题本记录,每次做完后错题一定要认真地看,认真的看解析,找到你不知道的知识点,记忆。我的1000题应该是做了四五遍,第四遍和第五遍是只做错题,孰能生巧,肖秀荣1000题一定要好好利用。后期要多做各种模拟题,多见题。
考研数学方面:
首先,我们要奠定基础,采用常见的大学教科书,每学习完一章就完成相应练习题,不必全部都做,只需精选一些重点题目,并确保详细记录数学笔记。这个初期阶段至关重要,因为通过解决课后问题,我们可以初步掌握知识要点和解题策略。我个人数学底子薄弱,对数学的基本理念理解不深,因此我选择使用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它的内容较为基础,有助于巩固根基。相比之下,很多同学则选用张宇的高数十八讲,这本书深入且全面,包含了许多经典难题,更适合于准备“数学一”的学生。记好笔记是关键,许多模式和技巧需要熟记于心。数学需要每日持续学习,不能间断,直至考试前一天,否则会失去手感。对于那些数学功底扎实的同学,可以利用高数十八讲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词汇记忆,有许多策略可供选择。我当初参考了一套网络上颇受欢迎的“17天攻克GRE”计划,虽然它出自一本书,但实际上除了每日单词学习表外,其他内容并不那么必要——你只需从网上找到这个单词日历并下载。这份资料包含两个版本的日程,一个紧凑型,一个轻松型。其依据是1、2、4、7、14天的复习间隔法则。若遵循紧凑版,你会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几乎没有空余时间去处理其他事务。我个人选择了轻松版的日程,大约到中期时,每天需投入约三小时来记单词。持之以恒后,我发现原本陌生的词汇在实战阅读中变得极其熟悉,解题也更加自如。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普通化学这门科目,基础理论的理解至关重要。你需掌握原子结构、分子间作用力、化学反应动力学、热力学定律、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这些概念构成了化学的基础框架,理解它们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后续的复杂知识。
在原子结构部分,理解电子云模型和波函数的概念,以及周期表的规律性,这对预测元素性质非常有帮助。对分子间作用力,一定要明白范德华力、氢键的重要性,它们不仅影响物质的状态,也是决定许多环境化学过程的关键因素。
热力学部分,要深入理解并掌握三个基本定律,特别是第二定律中的熵增原理,它在环境科学中常常用来分析自然过程的方向性和可能性。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内容也非常重要,要熟练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并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再者,酸碱平衡和氧化还原反应是普通化学的重点。对酸碱平衡,理解质子传递和离子强度对溶液酸度的影响,学会使用pH和缓冲液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氧化还原反应则需理解电极电势、能斯特方程,这些都是解决环境工程中如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等问题的基础。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结合课本和习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阅读教材时尽量理解非死记硬背,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及时查阅资料或者教他人。做题则是检验理解程度的好方式,凭大量练习,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定期复习也很重要,防止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