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地质探测与评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复习诀窍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整个政治备考是从9月份开始的,之前一直说复习政治,但是一拖再拖,拖到了9月份,但我感觉时间刚好,之前买过肖秀荣的精讲精练,说实话第一遍过这本书没啥收获,唯一感觉到的就是政治的知识点太多了。。。九月份报班之后,跟着老师把知识框架重新捋了一遍,大致对考研政治有了比较好的理解,同时,每复习一章,做一张肖的1000题。十月份开始做往年的真题(只做了选择),看看自己的选择水平如何,我把近几年真题中的简答题都看了一遍,看看出题思路,马哲的大题全部自己写,然后对照答案,看看有没有答到点上。12月份开始做模拟题,买了肖八、蒋五、任四,选择题就是刷题,各种刷,刷出感觉就可以。最后大题只背了肖四,一定要背!不然很难下手。
考研数学方面:
初期,我侧重于研读李永乐的全套复习资料,并且深入阅读了主修教材超过两遍,确保完成所有课后练习。得益于大学一年级时坚实的数学基础,我在这个阶段进展迅速,完成了张宇的36讲大约一半的内容。实际上,考研辅导书籍需要反复操练,遇到难题不必急于求解,可以暂时搁置,留待后期强化冲刺时再攻克。每日早晨,我会重温前一天的学习内容,回顾未完全理解的问题,深思熟虑,这是提高效率的最佳学习策略。此外,李永乐的经典400题同样被我精做了三次。并且,我还浏览了12年和13年的版本以加深理解。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资料:张剑的历年真题加解析。背单词的方法:我一开始是从04年的阅读往前做到97年,遇到不会的单词就抄在笔记本上,时不时的背一下,然后就是背恋练有词,提醒大家一下,英语的提高是需要日积月累的,还有记住重复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一定不要嫌烦。阅读我看了何凯文的五夜十篇,看的时候你可能没什么感觉但看完后你会发现自己做阅读变得流畅起来,其实所谓的阅读技巧都是建立在你的单词基础之上的,还是要强调一下单词的重要性。特别提示:作文模板虽好,却不万能。总结出几套自己独有的模板,才会让你在考场上胸有成竹。完型、翻译等题目,我没有特别去准备,因为这些题目很依赖语感。语感是玄学,短时间内很难提高,只能靠平时的积累。相反,阅读和作文则能在一定时间内迅速提高,而且本身占的分值也大,大家要抓大放小,有所取舍。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地质学基础的学习,首先要掌握的是地质年代学。理解各个地质时期的时间框架,以及在这个时间段内发生的重大地质事件,如板块构造运动、生物演化等,这对后续深入研究有指导意义。要熟悉岩石和矿物的基本知识,包括它们的分类、形成条件、物理和化学性质,这有助于在实地考察中准确识别地层。
对地质结构的理解,包括地质图的阅读和解释,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会如何从平面和立体的角度解读地质现象,分析地形地貌的成因,这是地质学家的基本技能。地壳动力学理论,如板块构造理论,是理解地震、火山活动等地质灾害的重要工具。
在学习过程中,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式。我会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地质实习,实地观察岩层、矿脉,感受地质作用的力量。凭实地考察,我学会了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相结合,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
,我认为讨论和合作也是学习地质学的有效方法。与同学们一起讨论案例,碰撞出新的思考角度;团队合作完成项目,能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策略。
持续关注地质科学的新发现和新理论也很重要。定期阅读学术期刊,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行业动态,帮助保持学术敏锐性,拓宽视野。
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敬畏之心,是每一位地质学者应有的态度。地质学不仅仅是科学,更是一种对地球母亲的深度理解和尊重。每一次对地质现象的探索,都是对地球历史的追溯,是对自然规律的探索,也是对自身存在意义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