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中国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暨大文学院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暨南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在所有科目中,政治或许可说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无需提前太多时间复习,我自己是从10月1日才正式启动政治备考(当然,你也可以在9月份开始)。考研政治的关键在于选择题,所以10月和11月我主攻这部分,结合《精讲精练》和《1000题》进行学习,通常是读完一节《精讲精练》就做相应的《1000题》章节。我觉得《1000题》相当关键,涵盖了所有重点内容。我一共做了三遍,第一次做完标记错误,第二次重做错题并深入理解和查阅教材,第三次则在考试前半个月内完成。另外,推荐购买《风中劲草》来记忆一些内容。11月中旬,各种预测卷会上市,建议每种都买一份,主要用来练习选择题,比如肖秀荣的八套卷、蒋中挺的五套卷、任汝芬的四套卷以及肖秀荣的四套卷等。对于政治的大题部分,从11月中旬开始背诵也不迟,重点关注肖秀荣的四套卷和蒋中挺的五套卷。今年,肖秀荣的四套卷大题预测非常准确,一般来说,只要熟记肖四和蒋五,解答大题应该不成问题。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大家都知道,如果你阅读看不下去就没办法做题,我当时就是紧张的看不进去题。但好在语感还在,可能完型错的比较多但分值低,最后分数还算好。英语的复习,我认为就是背单词+做真题+看作文。前期要坚持背单词,我当时是在图书馆借的单词书每天背几页,同时用扇贝单词APP找空闲时间背。单词这个东西反复背多少遍都不嫌多,好习惯要一直坚持。从6月份左右就可以开始做真题了,真题要反复做,多做几遍总结问题。我用的是张剑的英语黄皮书,除了真题它的阅读理解80篇和150篇我也买了,但是最后都没有做完。总之考试之前都要保持手感。最后2个月开始看作文,把作文分成了9个小部分,按每个部分的套路补充好,最后就能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中国史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年代和事件的堆砌上,应该深入到历史的脉络和背景中去。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是社会变迁的一部分,理解其背后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环境至关重要。比如,秦朝的统一并非偶然,是战国时期各国竞争、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既是对外部威胁的应对,也是对内部社会稳定的需求。
重视史料的学习和解读。中国史的基础在于史料,如二十四史、碑铭、档案等,这些都是了解历史的直接窗口。要学会阅读、分析、解读这些史料,从中提取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也要关注近现代的史学研究成果,它们往往能提供新的视角和解释。
再者,构建完整的历史框架。中国史涵盖了从先秦到现代的漫长历程,每个阶段都有其特色和主线。我建议以时间线为轴,将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制度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宏观的历史观。这样不仅帮助记忆,也能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演变。
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也非常重要。我习惯每周列出本周学习的重点,凭做题来检验自有的掌握程度。使用历年真题或者相关的模拟试题,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国史不仅仅是过去的故事,它与生活、国家现状乃至世界局势都有密切联系。尝试将所学的历史知识应用于现实问题的分析,会学习更有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