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江大农业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硕士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江苏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7月份几乎没看什么书,看不进去,就偶尔看看政治。今年的政治已经显露出了改革成型的雏形,考点还是那些考点,但是考法变了,有点像高考的模式。由往年的注重知识点记忆转向了注重知识点理解。所以政治知识点死记住(特别注意像什么主旨、关键、立足点等词语)是基础,还有联想、理解与体会,学会举一反三,尤其肖大神的知识点精讲精练,一定要把重要的知识点反复琢磨。学习政治,要紧跟肖大神,他出的题最像真题,而且这几年考研真题分析题他几乎都会押中。14年内部资料押中大题4道,最后四套题押中3道,15年内部资料和最后四套题都押中了1道大题,还有选择题也押中了几道。考研最后要多背诵风中劲草的浓缩的知识点。至于其他的政治模拟题,分析题可以挑着做一些,选择题可以练练手,不用太在意。尤其选择题可以多练练。另外,政治真题可以稍微练一下选择题,关键分析题一定要学会分析它是从那几个方面答题的,分为那几步,如果是你你会答到什么程度,那些知识点自己想不到等等,多问问自己,理清答题思路。最后四套卷是要背诵,但也不能总指望押题,学会答题才是最可靠安全的,考场上才会临危不惧。
考研数学方面:
我使用的是张宇的《高等数学18讲》,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讲义,以及1000题集。由于学习时投入颇深,18讲和另一本9讲的内容我都只过了一遍,线性代数部分则仔细复习了两遍。1000题中的高数部分我也全部完成。张宇的书籍在操作时确实有一定挑战性,感觉难度颇大,特别是在攻克高数C组题目时,甚至有一段时间让我对数学产生畏缩感。但我没有放弃,反而坚持不懈,逐渐发现自己的解题速度和技能显著提高。因此,遇到困难不应轻易退缩,有时候困难正是自我突破的契机。此外,从11月中旬起,我开始做历年真题,涵盖了近9年的试题,觉得它们并非特别艰难,于是就没有再去做更早年的题目。我还尝试了张宇的8套模拟卷和合工大的试卷,越是难度高的卷子,做完后我发现自己的能力提升越明显。
考研英语方面:
每日坚持背诵单词,间或阅读英文文章。无论多么忙碌,单词学习不能停歇,直至考研的最后一天。这是从我的研友那里学到的经验,起初我不以为然,但到了11月我才深感其重要性,并开始奋力追赶。今年翻译的部分多为当前热门词汇,建议每日花费十分钟浏览新闻,这对英语和政治都很有帮助。此外,历年考试出现的词汇,购入一本真题集就能找到。我后期才意识到这个方法,可惜已走了许多弯路。今年的段落翻译相对容易,但我竟未能完成!知道原因吗?因为我在打草稿!我不擅长一气呵成,翻译速度偏慢,当剩下二十分钟时,我还剩两段英译汉未读,不是没抄写,而是没读过!那一刻,我真的心如刀绞,几乎要哭出来。之后,我勉强逐字翻译了其中一段,至于最后一段是否完成,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中间漏译了不少词汇,含义也大多是猜测。尽管如此,最终的成绩还算正常,可能是因为词汇部分做得不错。所以,大家在平时练习时务必提升速度,考前测试一下自己的翻译速度。如果翻译慢,就别考虑打草稿了,切勿重蹈我的覆辙。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路基础理论是整个电子学科的基石,理解和掌握好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电流、电压、功率这些基本物理量要清晰理解其定义和单位,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分析电路的基础工具,必须能够灵活运用。对电阻、电感、电容等无源元件,不仅要理解它们的基本特性,还要熟悉它们在交流电路中的行为。
网络定理如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以及互易定理,这些都是解决复杂电路问题的有效途径。尤其是戴维宁和诺顿定理,能够将复杂的电路简化为简单的电源模型,大大降低了计算难度。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多做题、多动手实践是非常有效的。
再者,动态电路和暂态过程的理解需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RC、RL、LC网络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以及时间常数的概念,是理解和分析动态电路的关键。这部分需凭大量的练习来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
频率响应和滤波器部分,是电路理论的重要应用。了解不同类型的滤波器(低通、高通、带通、带阻)及其特性,理解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曲线,能够帮助设计和分析信号处理系统。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以教材为主,辅以高质量的辅导书和习题集。每学完一个知识点,都要尝试用它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样既能巩固记忆,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进行模拟考试,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复习策略。
在复习过程中,遇到难题不要害怕,凭查阅资料、教老师或同学来解决。保持好的心态也是关键,自己,坚持到底,你一定能在电路这门科目上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