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暨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暨南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到九月初才着手复习政治,使用的教材全部来自肖秀荣,包括精讲精练、1000题、四套卷以及八套卷。由于时间紧迫,精讲精练只看了一遍,每读完一章就会配套完成1000题的部分题目,每天大约投入两个多小时在政治学习上。在此期间,我自行挑选了部分内容进行记忆,其中还有一本小册子供额外参考。1000题我仅完成了一次,错误的题目未能再次回顾。由于起步较晚,我没有完整做完八套卷,而是直接转为背诵题目,大致在考试前的十天左右开始背大题。八套卷的内容我已尽可能地熟记,而四套卷则只能挑一部分来背。因此,强烈建议提前开始政治复习,尤其是重视肖四和肖八,并且不要忘记关注时政。
在十一月,我疯狂地做历年真题,从头到尾一套不落地做了几遍。这样的练习使我对考研政治的整体脉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完成真题后,我专心研究它们,不过不必过于纠结于正确答案,关键是要找到解题的思维模式。多做题就能培养出答题的感觉。另外,推荐购买石磊老师的1500题作为辅助练习。
考研数学方面:
处理选择填空题目,我推荐使用《660题选择填空就做数学》(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包含大约800题选择填空,我设定的目标是每日完成30题,并限定在两小时内。首先完成所有选择题,随后才解答填空题。我的策略是按天分配科目,第一天专注高等数学,次日转向线性代数,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循环。这种方法是为了克服之前提到的记忆遗忘问题。预计这样的循环每3天为一轮,完整地做完这本书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后,你对所有内容都会变得非常熟悉。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只背单词,不要去刷阅读之类的了,基本没用,单词背住了,自然就读起来顺畅,什么解题技巧没有足够的单词支撑都是白搭,我用的知米背单词设置一天80个生词,一天背20-40分钟不等,事实上到考前也没过完一遍,但和背之前相比,单词量还是有显著提升,用扇贝的人很多,但我对比了一下更偏向知米,背单词要注意的是,汉语表达里常用的意思,英语要格外重视,而某些比较特定性的,尤其很多冷门名词,不认识也不要紧,我考前英语没做题,没写作文,直接带着脑子里模糊的单词印象上,我相信大家也都有这种体验,一个单词摆在你面前,很容易反应过来是什么意思,但告诉你汉语意思,你却很难说出英语,所以,背单词完全不用在意拼写,只需要记得它大概长啥样,看见能想起来是它就行,作文用到的词汇其实不多,所以有拼写障碍,换用简单点的表达凑和就好,不要瞎写,我这招作文会得分比较低,但前面的题会很轻松,总结,英语要写出漂亮的作文,需要很深的积淀。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子技术基础涵盖了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大部分。对模拟电子技术,理解并掌握基本电路理论至关重要,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如BJT和FET的放大特性,以及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如电压跟随器、比较器、滤波器等,都是需深入研究的内容。这部分需大量的实践操作和计算训练来巩固理论知识。
在数字电子技术方面,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理解是基础。你需明白如何凭这些基本元素构建更复杂的电路系统,比如计数器、寄存器等。了解VHDL或Verilog HDL编程语言,帮你更好地理解和设计数字系统。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以及定时器、D/A和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也是重要的知识点。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建立起清晰的概念框架。每个概念都应该与其他相关概念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当你理解了晶体管的放大原理后,你应该能联想到它在运算放大器中的应用,从进一步理解其在实际电路设计中的重要性。
做题是提升技能的关键。无论是教材后面的习题还是历年真题,都要尽可能多地去练习。题目不仅帮助你检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解题思路。在做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要怕,多思考,多查阅资料,实在解决不了,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途径。有条件的话,尝试动手做一些简单的电子项目,如搭建电路、编写程序等,这会你对电子技术有更深的理解,也更有助于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