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电工研究所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考研备考诀窍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9月—10月,政治红宝书,通看一遍,尽量理解,尽量记住,这个阶段不需要强背,但基本的框架要记住。需要强化的地方就翻开书背一背。这时候各种模拟卷已经出来了,《肖八》买来练了练选择题,后面的大题我基本上没怎么看,培训班押的大题和肖秀荣的差不多。押题资料我大概背了4遍吧,感觉比教材好背一些,有些需要强化的地方就回去看书。这个时候做选择题我一般错14、15分左右,运气可能会到8分,选择题的每道题,每个选项我会要求自己弄懂选与不选的原因,模糊的知识点用本一条一条记录下来,多翻书去看书上原文原段。到了12月份,各大出版商的政治最后押题卷都出来了,我是在背好了最终押题版之后才做了卢欣五套卷,肖秀荣四套卷的选择题,大题一般就理了理思路,没仔细答。只完整做过2套题的样子。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据说今年有点难,我数学在复习中应该是占了大部分时间的,结果也还好,我前期过了一遍课本没做课后习题,大概花了不到一周,熟悉了一下布局和概念,然后做的李正元的复习全书,刚开始做的时候确实有些痛苦,不少宝宝很纠结问我到底买李正元还是李永乐的书,我只能说看个人喜好了,然后呢,我觉得就是得在暑假前把全书过一遍,我不喜欢把这些拖到暑假,毕竟要玩耍……(捂脸)而且时间真的很够的!暑假做完了数学90年到00年所有真题,感受就是这段时间的真题质量真不错,尤其是证明题之类的,质量很高要费脑子。八月份的时候呢,把辅导班的教材重新过了一遍,这个你们就参考一下……九月十月我坚持做完了00到10年的真题,并且做了订正和笔记。十月中旬进入了人生中效率奇高的状态,个人感觉每天特别充实,十月中旬开始每周六进行模拟,用11到19的真题,模拟考研,平时就开始刷题模式了,一本660题基本一周搞定,然后做了张8,张4,李正元400题,以及市场上各种模拟题,我可能和有些宝宝不一样,我喜欢每天上午刷一套模拟题,如果不这样做我很难保证自己每天效率超高。这样一直刷题,再订正,做笔记,看错题,中间夹杂模拟考试以及不断回顾00到10真题,我觉得差不多了,而且我要提醒各位宝宝,真的不要在仅仅做完真题之后以为自己数学不错,我身边有太多这样的同学,只练习真题,而且14.15年真题考了130就觉得自己数学很棒,这个真的是假象我觉得我得提醒你们一下,因为这几年的真的很简单,基本没有难点,不管你数学学成怎样,可能你数学不好你也可以120以上,但今年数学考下来很多同学就跪了……so,希望宝宝们保持谦逊啦!数学就说这么多吧,保持题感,保证计算量,保住准确率,不管什么样的卷子你都没问题的!
考研英语方面:
两个关键词:单词,真题。我觉得决定考研的人英语底子应该不会太差,熟悉单词是非常必要的。单词背多少遍都不为过,从几月份开始背单词都可以,因为重复背单词是王道。市面上出的阅读理解,像张剑的黄皮书,难度都大于真题。至少单词要过得差不多了,起码认真过完一遍之后再去碰真题,否则就是浪费。研究真题,研究比单纯做的时间要长很多,切忌阅读求量不求质。真题阅读,在对完答案之后一定要自己翻译一遍,看看自己和答案上的翻译有什么理解错误的地方,非常有效,当然也很花时间。推荐《考研长难句一笑而过》这本分章节对真题的长难句进行了死抠,还是很有助于句子结构分析的提升的。到了后期,作文要根据历年真题作文进行训练,最好写一个自己独一无二的模板,不要和市面上的雷同。其实大作文就只有三种,表扬、批评和各有利弊,各有利弊这里面还包含人生哲理类型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路原理主要涵盖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磁路、网络定理、动态电路、滤波器设计等多个方面。对直流电路的理解,要把握基尔霍夫定律,这是分析复杂电路的基础。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工具,要熟练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交流电路部分,理解复数表示法极其重要,它能简化交流电路的分析。阻抗和导纳的概念,以及相量法的应用,是这部分的重点。谐振电路的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它涉及到频率响应和选频等问题。
对动态电路,拉普拉斯变换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它将时间域的问题转化为频率域来处理。掌握这种转换并能灵活应用,能有效解决一阶和二阶电路的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升理解力的有效方式。凭动手做实验,直观地看到电路的工作状态,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需不断锻炼,例如设计滤波器时,需综合考虑信号的频率特性、衰减率等因素。
定期复习和做题也是提高成绩的关键。中国科学院的试题通常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需有扎实的基础和灵活的思维。推荐使用《电路》(邱关源版)作为主要教材,它的例题和习题丰富,能够全面覆盖考试范围。
我强调一点,电路原理并非孤立的知识点,它与电磁场、电力电子、控制理论等多门课程紧密相连。在学习电路原理的,也要适时预览相关课程,形成整体的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