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师大环境学院环境科学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复习方面,我的起步相对较晚,直到九月底才开始正式投入。初期,我主要依据辅导班老师的重点讲义进行背诵,并配以相关习题练习。我采取的策略是看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后再做相应的题目,而不是每读完一章就做题。老师推荐的历年真题数量庞大,当时做题的过程真是让人头大!不过,《风中劲草》这本书还是相当实用的,尽管我只是看了一遍半。推荐大家去官网购买正版,因为字迹清晰能提高阅读体验。冲刺阶段,我疯狂地背诵了肖秀荣的四套卷,反复背了三遍。另外,我觉得政治辅导书籍不必贪多,很多同学买了任汝芬系列、肖秀荣全集和20天20题,但实际上往往看不完,因为这些资料内容大同小异。记住,政治的核心就是“背”!
对于政治科目,我的成绩最为满意。做《肖秀荣1000题》或模拟卷时,一定要仔细看解析,这样能将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有助于加深记忆。考试前的《肖四》是必须背熟的,无论是否押中原题,都能让你了解国家的政策方向,对选择题部分也有帮助。我买了《任四》,但只做了选择题部分。
考研数学方面:
从7月20日到9月,每天白天基本都给了数学,从10月多开始做张宇真题大全解,因为我觉得真题有30多年,我自己计划是每两天做完一张,一天做题,一天修改,这样做完真题也得两个月,所以分章节强化阶段最好在10月弄完。真题前面有挺多年的和现在的题型格式不一样,做的时间可以安排少一点,后面满分是150卷子的自己就都是按标准时间和打印了标准的答题卡来做和计分的。到12月多一点做完了真题大全解,后面就买了闭关修炼和8套卷,8套卷做的很吃力,所以后面对数学感觉有点慌,四套卷也就没买了,偶尔还会拿出以前做过的历年真题再看看来找点信心。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占的分数非常多,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啦。我的经验,要想把阅读搞好,前面一部的词汇是前提,只有已经能够做到大部分的考研词都能够掌握中文意义,才能谈阅读速度和技巧。至于文章里小部分的超纲词汇,那没有必要去浪费太多时间。阅读有几个问题我们觉得很痛苦:速度跟不上,长难从句搞不懂,选项辨析不清楚。我的个人观点很简单,提高分析速度和加强对选项辨析水平是我们在短短几个月可以做的,而长难从句涉及到语法、句法、结构和实词虚词、连接词等等,这方面的阅读水平不是我们这么短时间可以努力的,我个人建议放弃这方面徒劳的努力。作文的练习一定要诚实,就是不能光看,懂了不行,想了不行,只有写了,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情况,而且一定要严格的按照时间来写,最开始可能看到题都不知道啥意思,慢慢的就会发现作文的套路,最终一定会总结出适合自己的万能句型模板,有条件的一定要找英语很好的同学或者老师来帮忙修改,只有在不停的修改之后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并有所提高。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学科,涵盖了生物学、化学、地理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需扎实的基础知识来支撑深入的学习。例如,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掌握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行为,这些都是基础中的基础。
工程原理部分,主要涉及环境工程的设计和实施,包括水处理技术、废物管理、环境污染控制等。这部分需具备一定的数学和物理应用能力,能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比如,理解并计算水体自净过程,或是设计一个简单的废水处理流程,这些都需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找到平衡。
再者,案例分析是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有效方式。凭研究各种环境问题的实际案例,更好地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原理的应用,并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分析某个地区的水污染事件,探究其原因,提出解决方案,这样的实践会加深对课程的理解。
持续关注环保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也非常重要。阅读学术论文,参加研讨会,或者订阅相关期刊,都能帮助保持对环境科学前沿的敏感度,也可能为学习带来新的视角和思考。
我认为团队学习和讨论也是十分有益的。每个人都有自有的理解和擅长点,凭交流,互相补充,共同进步。我经常和同学们一起讨论难题,这种互动学习模式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