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学考研复习注意事项与经验

厦门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理论的学习上,我也经历了不少曲折。我个人认为,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参加一个辅导班有助于深入理解概念。建议是从9月份开始阅读《风中劲草》(那时候新大纲可能还没发布,你可以先看去年的版本)。同时,结合做肖秀荣的1000题,并把《精讲精练》当作参考工具书,只需在遇到不熟悉的概念时查阅,不需要通读。等大纲公布后,徐涛会推出一本黄色封皮的书籍,这本书非常实用且篇幅不长,易于快速浏览。我后期主要依赖这本书,但它对知识点的覆盖不够全面,需要你自行将遗漏的部分补充到小黄书中。
进入11月和12月,你应该集中精力做各类模拟试卷的选择题,并熟记肖四肖八的大题。我尝试过的模拟卷包括徐涛8套卷(强烈推荐)、阮4套卷(也推荐)、任汝芬4套卷(不太满意)、肖8(极力推荐)以及肖4(极度推荐,大题务必全文背诵,因为预测极其准确,选择题设计得较为基础,可选做)。徐涛还有一本包含20个重点题目的册子,但实际上这些考点并非只对应20道题目,记忆量较大。因此,我建议以肖4肖8为主进行大题背诵,徐涛的20题作为辅助资料。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一门会给人成就感也容易打击人的科目,想学好数学必须肯钻研,不能浮躁,而且专注度要高,勤于复习反思。9月开始看课本,10月20号开始做真题,大约5天做三到四套,剩下的时间用来整理错题并温习相应的知识点。我把30年的真题都做完了,如果时间不够的可以从九几年的开始做,毕竟前面那几套相对容易,和现在的真题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模拟题我做的很少,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到考试前几天我还是在看真题中的错题,我的建议是真题为主,把真题吃透弄懂就能够拿一个不错的分数啦,如果学有余力,可以做一些模拟题拔高。在做真题的时候要有自己的做题顺序和针对性,在考试当中用最快的速度拿下这几道题。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了胜负,我构建了自己的学习框架,涵盖了词汇、复杂句子解析及阅读策略等各个方面。然而,关键是亲自实践,必须动手完成每一篇阅读理解。我建议使用张剑的黄皮书,涵盖从05年至20年的题目,早期的题型可能略有不同。我的训练方法是定时完成一至两篇文章,每天都深度剖析一篇(保留最近一年的试题作为最终模拟)。我会在笔记本上摘录那些令我困惑的语句,细致翻译,并记录下这篇文中的新词汇。务必保持记笔记的习惯,这将成为你的个性化复习资料。记住,掌握单词并不等同于能做好阅读,因为阅读理解的挑战在于题目的设计。虽然阅读本身并非高不可攀,但它确实需要应对复杂的解题技巧。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宏观经济学,理解并掌握宏观经济模型是核心。例如,AD-AS模型,IS-LM模型,以及开放经济下的 Mundell-Fleming 模型等。这些模型不仅帮助理解经济周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影响,也是解答大部分计算题的基础。经济增长理论、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关系,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等内容也是需深入理解的要点。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会更有效,尝试分析当前全球经济现象,用所学知识去解释。
微观经济学的重点在于市场机制的理解和应用。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以及市场竞争形态(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垄断)是基础。特别要注意的是效用最大化问题、成本最小化问题以及供求关系的分析。博弈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也是考试的热点。在学习过程中,多做案例分析,比如公司定价策略、消费者选行为等,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理论。
复习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每个主题都应该有明确的逻辑结构,这样帮助记忆,并在解题时快速定位知识点。做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无论是课本后的习题还是历年真题,都帮助你熟悉考试的出题模式,提升答题速度和准确度。
再者,定期回顾和总结是提高效率的关键。每天学习的新知识,尽量在当天进行复习,每周对一周的内容进行整合,每月则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这种方法能确保知识的巩固,避免“学了忘,忘了学”的恶性循环。
保持好的心态至关重要。考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坚持下去,总会看到进步的。自己,努力,你会发现,宏、微观经济学并非遥不可及,是充满了乐趣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