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理工管理与经济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备考技巧与经验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可以说是四门学科中性价比最高的,不必过早复习,我的政治复习也就是从10月1号正式开始的(大家也可以9月份开始准备)。考研政治是得选择题者得天下,10月份和11月份主要做选择题,我是结合《精讲精练》和《1000题》进行复习的,基本上就是看一章《精讲精练》做一章《1000题》。个人认为《1000题》比较重要,几乎覆盖了所有重要知识点,《1000题》我做了有三遍,第一遍做完把错题标出来,第二遍把错题再做一遍,并结合课本和答案理解透,第三遍是在考前半个月内完成的。此外大家也可以买本《风中劲草》背一背。11中旬各种预测卷也相继出售了,我建议大家可以都买一套,主要刷选择题,如肖秀荣八套卷、蒋中挺五套卷、任汝芬四套卷、肖秀荣四套卷等。至于政治分析题,11月中旬也可以着手背了,主要背肖秀荣四套和蒋中挺五套,今年肖秀荣四套卷分析题命中率很高,通常情况下,把肖四和蒋五背完,分析题一般是没问题的。
考研数学方面:
自从决定考研以来,我一直保持着紧张的学习节奏,期间也不可避免地经历了不少曲折。因此,对于数学这门科目,我有着尤为深刻的体会。暑假是至关重要的阶段,务必为自身规划一个详细的学习日程。暑假过后,我会转向解决历年试题和660题集,这些试题虽然更具挑战性,但也提供了广泛应用解题策略的机会。特别是在处理证明题时,我发展出一套独特的记忆方法,一旦掌握,仿佛拥有了解决所有证明题的法宝,那时候真的感觉自己挺能干的呢(回想起来都觉得有点逗)。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我个人认为复习的还不错,输在了最后的战略选择上。英语我是从7月份开始的,我备考也是从7月份开始的。大家在3,4月份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英语了,一天2,3个小时。单次我用的朱伟《恋恋有词》,有时候睡觉的时候也可以拿来催眠哈哈,单词基本就没问题了。阅读是分数占比最高的,作文跟的是王江涛,作文高分就一个字:背。背什么,不是背模板,而是背涵盖所有话题的高分作文,这些都会给你总结出来,背就是了。我到后期基本上大小作文各背了10篇,滚瓜烂熟,考场上就是替换其中的关键词和句子就行了。那为什么我考得不高呢?因为我的战略是,重点抓阅读和作文,一共占70分,我想这两块做好基本不会低,但是我错了。我考试的时候先做的阅读和作文,做完时间就只剩一个小时了,这时候还有完形填空,翻译,和新题型,我做的很急,到最后完形都没做完,剩15个空全选C。这就是一些失败的经验。所以我认为,英语这门课哪一块都不能放弃,你可以有侧重,但不能放弃,能捡多少分是多少分,加一块总分就会很高。所以时间这一块一定要安排好,提前做好模考,卡时间,确保每一块都能发挥个差不多。
考研专业课方面:
运筹学,也被称为Operations Research,是一门应用数学学科,它利用统计学、概率论、线性代数等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在决策制定中。在我备考的过程中,我发现理解和掌握以下几个方面至关重要:
1. **线性规划**:这是运筹学的基础,理解如何设定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以及如何凭图解法和单纯形法求解是最基础的部分。要熟练掌握这两个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各种实际案例中。
2. **网络流理论**:包括最大流最小割定理、Ford-Fulkerson算法和Edmonds-Karp算法。这部分需理解网络结构,学会分析流量和容量的关系。
3. **动态规划**:理解状态转移方程,把握最优化原则,如Bellman方程和“无后效性”原则。多做实例题,培养对最优解的感觉。
4. **存储论和排队论**:这两部分理论性强,需深入理解库存模型和排队模型的基本概念,如EOQ模型、M/M/1模型等,并能进行计算。
5. **随机过程**:理解基本的概率概念,如期望、方差、随机变量等,以及Markov链、泊松过程等重要概念。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
- **重视基础理论**:运筹学的每一个分支都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理解这些理论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 **动手实践**:大量做题是提高的关键,无论是书后的习题还是历年真题,都要动手去解,这样真正掌握知识。
- **讨论交流**:找同学一起讨论,或者参加线上论坛,共享思路和解答,提高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模拟实战**:尝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案例中,比如管理决策、资源分配等问题,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前适应研究生阶段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