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人大统计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中国人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从考纲出来之后开始准备的政治,个人觉得政治这门课从这个时间点开始准备就可以,太早了也没有必要,因为政治需要一直保持看书状态,否则前期看的都会忘了,这就导致太早开始复习的话,时间成本有点高。不过也不能11月才开始复习政治,到时候各科复习压力都很大,时间过于紧张。我当时是先看一遍精讲精练,不做题,然后第二遍的时候看2章精讲精练,配合着做相应章节的1000题,第3遍开始精讲精练配合风中劲草看,然后做1000题中相应章节标记的题目。我个人政治是从10月份开始看,太早看没有太大意义,政治基本不需要理解,靠短时记忆可以解决很大问题,所以在10月看任汝芬的序列一就当课本知识看,当然更多人推荐红宝书的大纲,因为那里面的知识是最全也是最权威的,但是我是在受不了那么多密密麻麻的小子,就买了序列一,我觉得序列一是精装版的大纲,重要知识都包括了当然不是全部,但我觉得就够用了,懒汉推荐序列一,认真仔细想拿高分的还是老老实实看红宝书。肖秀荣的1000题是经典之作,必做!我大概做了3遍吧,第一遍肯定很慢,但标记上自己做错的题目,下一遍就可以有重点的看错题了,这个时间是在11月,在此期间穿插着看风中劲草,这本书相当于序列一的精简版,后期就指着它巩固知识了,这本书同样也是经典之作。进入12月你会发现时间开始不够用了,每天都有四科在等着你,政治的时间开始加多,这时除了再复习下1000题巩固知识点外,需要上神器准备大题了,此神器就是肖秀荣最后4套题,此题为非买不可~~也有人觉得押题不准,但对我这个懒汉来说背了最后4套题大题妥妥的拿下。不一定说非得押中题,是它题目中的答案所涉及的知识点在考试中一定会用得到的。因为高中学的文,所以政治花的时间最少但成绩还算不错。
考研英语方面:
5-6月开始自己试水做真题阅读,不要纠结自己能对几个错几个,我一开始4篇阅读能错9个!的确是非常崩溃。做完一篇就一个个查单词,精读翻译,别嫌麻烦!一天弄一篇都好,不认识的单词要抄下来反复背,因为考研经常反复考的。在进入9、10月份差不多开始正式做真题了,毕竟除了阅读还有阅读B、完型、翻译和作文。如果在做阅读真题正确率很低的时候,一定记住仔细研究答案的讲解,因为后期会发现陷阱都是有规律的,几篇比较联系之后会有意外的惊喜哦。英语的阅读B其实是有点难度用。完型是不太需要care的一种题型,因为占分实在不是很多,适当练习就可以。作文看个人需要,我应该是11月份开始背诵一些真题和练习写作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卫生统计的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需深入理解描述性统计,包括均值、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等基本概念,以及频数分布表、直方图、箱线图等数据可视化工具。这些基础知识是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石。
概率论的理解至关重要。要掌握概率的基本定理,如加法定理、乘法定理,以及条件概率和贝叶斯公式。随机变量的分布,如均匀分布、正态分布、二项分布等,以及期望、方差等特性,都是考试的重点。这部分知识对理解流行病的发生概率和疾病风险评估有重要价值。
再者,回归分析和假设检验是处理实际公共卫生问题的关键技能。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卡方检验、t检验和F检验等方法的应用,需既能理解其背后的统计原理,又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和解读结果。这需大量的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来提升。
流行病学的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也非常重要。如何设计有效的流行病学研究,避免选偏倚、信息偏倚等,以及如何使用统计软件(如SPSS或R)进行数据分析,都需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磨练。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最有效的方式。除了课堂上的理论学习,应该积极参与讨论和案例分析,凭解决实际问题来巩固知识。定期做模拟题和历年真题,帮助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