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考古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历史系考古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厦门大学考古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身为一名高中文科毕业生,我对文科领域,特别是政治学科有一定的复习心得。因此,我的政治复习起步相对较晚,大约在8月才开始。我按照不同阶段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来全面提升。8月期间,我专注于肖秀荣的1000题,主攻单项选择,并且通常在每日学习疲惫之时抽出20至30分钟做一些选择题。我会粗略记忆关键知识点,但务必标记错题,红色笔迹最佳,这对于后续复习大有裨益。不必过于追求复习资料的整洁,多做标记是个实用策略。整个8月,我以此方式消化了所有政治内容。
到了10月中旬,我发现政治是我相对擅长的科目,于是开始使用大学教材。我倾向于先稳固基础知识,以此构建个人的知识框架(这种方法因人而异,有些人仅需浏览知识点)。接下来,我使用了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发现它总结得相当到位。接着,我又详细研究了《肖秀荣1000题》,快速刷完单选和多选,对照解答解析,记住那些我不熟悉的知识点,将其记录在题目旁边或笔记本上(类似错题本,实际上不会占用太多时间)。在这个阶段,正确率并不重要,因为此时对政治的整体理解尚未形成,所以犯错是正常现象。
一般来说,系统的知识点复审需要等大纲解析发布后进行,但去年发布时间较晚,我记得是在9月。因此,在那之前,我阅读了任汝芬的序列一,大概翻阅了两遍,不算太深入,所以进度较快。在所有科目中,哲学部分耗时最长,其他则相对轻松。
大纲解析是最具权威性的参考资料,必须认真对待。直至考研,至少要仔细研读3到4遍。在这过程中,可以穿插做序列一和大纲解析中的多项选择题。由于多选题难度较大,建议对照知识体系来做,以巩固记忆,同时有助于论述题的表述。
考研英语方面:
楼主过了六级,阅读还可以,16年九月开始准备。一开始朱伟的恋练有词刷了三遍,之后还看看了何凯文的长难句就没了。开始做真题,英语一开始做2007-2017年,做了两遍,开始的时候还是进度很慢,后来越来越快。附加做认真的笔记,查漏补缺。做好后,开始第二遍,如果第一遍扎实的话,后面几遍是非常轻松的,把还没有记住的地方再看看之前的笔记就可以。作文最后专项练了,大概半个月吧。还有,做真题时候不要忘记单词。可以使用手机APP,我用的扇贝。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考古学的基础理论至关重要。考古学不仅仅是关于挖掘古物,它是一门研究人类过去生活的科学。你需深入理解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如文化层、遗存、年代测定等,并掌握其背后的逻辑和方法。这需阅读大量的基础教材和论文,比如张光直的《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或张新斌的《中国考古学:理论与实践》等。
对全球考古学的发展历程要有清晰的认知。从史前时代到近现代,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考古发现和理论进步。例如,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古代文明的兴起,中世纪的城市化等,这些都是常考的知识点。凭时间线的方式进行复习,帮助你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
再者,中国考古学的部分需特别关注。厦门大学的历史系尤其注重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对国内重要的考古遗址,如殷墟、良渚、秦始皇陵等,不仅要知道它们的位置和出土文物,还要理解这些发现对历史研究的意义。要熟悉的新发现和研究成果,这些往往会在论述题中出现。
实践技能的学习也不能忽视。考古学不仅仅是理论研究,实地调查和实验室分析也是重要部分。了解基本的田野工作技巧,如测绘、记录、采样等,以及各种科技考古方法,如碳14测年、DNA分析等,都能帮助你在答题时展现出更全面的理解。
定期做模拟试题并进行自我评估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方式。这不仅检验学习成果,也你提前适应考试的节奏和格式。多参与学术讨论,与他人交流学习心得,也能激发思考,深化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