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暨大化学与材料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暨南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首先申明,我是理科生,大家不要觉得哎呀我是理科生啊,一看政治就头疼,同样也不要觉得我是文科生就轻视政治。其实考研政治它既然是一门考试,那就有套路可循。我是八月下旬开始看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到九月初大纲下来我才刚看完马哲,前面的马哲政经确实比较费时间,看得很慢,不过我是有老师讲解,所以理解起来还好,后面的大家会发现看得很快。在此有一个教训希望大家能够吸取一下,那就是:以大纲为准!以大纲为准!以大纲为准!大纲下来之后,我依然抱着精讲精练看,因为这书跟一千题配套,一千题上的答案都告诉你此题答案在精讲精练多少页多少页,这确实能省不少时间,但是,到后期你做模拟卷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东西精讲精练上都没有,只有大纲上才有,因为精讲精练这本书很早就出了,而大纲每年都会增删不少内容,这些变动的地方往往是重点考查的地方。当然,一千题还是要做的,我一共做了三遍,大家不要直接做在书上,找个本子把答案写下来,这样做第二遍的时候可以把这次做的和第一遍做的对照一下,看看哪个知识点自己做过一遍后还是没有记住,这些知识点就需要重点记忆。记忆知识点的话,风中劲草是本很好的书,大家都是人手一本。到后期模拟卷就会一本一本的出,我做过的有肖八、肖四、蒋五、任(任汝芬)四、任燕翔四套题,这些模拟题,只需要做选择题。或许有些同学会觉得刷这么多题有必要吗?我告诉你,很有必要,每个老师出题思路都不太一样,政治的题有时候可以很活。所以我给大家的建议是模拟题见一套做一套,不光要做,还要整理背诵那些错题。政治的真题,应该是四科里面最没用的了,因为政治的时效性很强,去年的东西好多以后几乎不可能再考,所以政治的真题大家想做就把选择题跟其他模拟题一样做做感受一下就好了,不想做也没关系,不用花太多时间去死扣真题。
考研数学方面:
从七月起,务必启动全面复习!我对某些人的观念不太感冒,他们强调反复阅读某本书或刷了多少次题。数学不是光看就能掌握的,必须亲自实践,一步一个脚印,坚决避免查阅答案!我总共对全书进行了三次演练,初次尝试可能会感到缓慢艰难,很多问题都解答不出,但这无妨,你应该做好标记,以便下次能迅速定位未解的难题和知识盲点。标记具有关键意义,它影响你的后续复习规划。例如,打上√代表完全不懂,?表示因粗心犯错,※则意味着你可能只掌握了部分知识或需再次温习。每一次重读都要有价值,避免重拾书本时已忘记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哪些已经熟练,这样可以为第二次复习节省时间并突出重点。第三次研读全书时,并非逐题重做,而是专注于常犯错或难以解决的题目类型,进行再练习和总结。遗憾的是,尽管如此,最后仍有少数题目未能彻底理解。完成全书的第三次梳理后,我就把它当作词典使用,遇到陌生知识点时随时查阅。最后两个月,我专心攻克李永乐的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每天早晨预留三个小时,一整套一整套地做,并深入剖析不解之处,直到完全领悟。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的最好素材就是历年真题。真题要一遍一遍的做,但是做真题不只是单纯的做完那些题目,同时还要找出: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每个题目每个选项对的原因、错的原因;常考的一些话题主题;发现自己不会的单词短语;可以用到作文里的表述。我的建议是单词一定要每天都背,每天都背,推荐APP墨墨背单词,你可以自己决定每天要学多少个单词(包括新学的和复习的),软件会根据你对每个单词的熟悉程度帮你规划好每天要复习的单词,可以帮助你回顾,而不是背了就过去了,过段时间又忘了。背单词要不要书的问题看自己吧,我其实没有买书,我就是把真题里不认识的单词都找出来,然后输入到软件里背。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这是整个科目的基石。你需对固体物理、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材料化学等有深入的理解。特别是固体物理中的晶体结构、能带理论、电子传输性质等内容,以及无机非金属和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性能和应用,这些都是常考点。建议使用教材如《固体物理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基础》和《高分子科学原理》等进行系统学习,并凭做课后习题来巩固理解和应用。
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也是“材料综合”的重要部分。理解并掌握各种材料制备和表征技术,如XRD、SEM、TEM、FTIR等,不仅需其基本原理,还要懂得如何解析数据,这对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找些实验报告或研究论文,模拟分析其中的数据和结果,这样既可提升实践能力,也能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再者,关注学科前沿动态也是必要的。材料科学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新技术、新理论层出不穷。阅读最新的科研文献,了解行业热点,不仅可能在论述题中派上用场,也会使你对材料物理与化学有更宽广的视野。
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理解和思考,不仅仅是记忆。尝试自己解释概念,绘制思维导图,或者与同学讨论,这些都能帮助深化理解。定期做一些模拟试题,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节奏,这对提高应试能力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