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福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福州大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就政治而言,这门课和英语的作用都在于保证考生能不掉队。每年北京地区的政治批卷是全国最严的,因此考生切不可对此掉以轻心。我过了两遍政治复习书籍。我一般推荐大家用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最后再配合肖秀荣的冲刺8套卷和最后4套卷就行了。大家在复习政治时,11月之前主要精力都应该放在解决选择题上。11月开始,大家就应当重点解决问答题了。这时,大家应当看看最近8年的真题,从真题中发现答题规律。
考研数学方面:
我的复习策略集中在数学上,初期投入较多时间,主要通过一本数学教材进行学习。如果时间充裕,推荐这本书,有助于系统理解考点并建立扎实基础。后来,我转为使用陈剑的高分指南,每一章节大约需要1至2天,有时甚至3天,因为我只能在晚上学习。我会先独立完成,然后整理错误,再重新做一次。接近尾声时,时间变得紧迫,我只得快速浏览最后部分的知识点,没来得及做练习。我的目标是确保每个学过的知识点都能牢记,避免重复复习。对于数学,关键是深入理解和掌握历年真题中的每一个概念,真题具有极高的价值,需要反复操练。当你把真题做过多次后,自然能领悟一些解题技巧和策略。由于考研可能会增加基础题目,因此我们必须稳扎稳打,对待每道题都应专心致志,不可急躁。
考研英语方面:
我英语本身只能说还行,算不上好。四六级一次通过,但分数不高。好在我阅读也还可以。考研英语最重要的就是阅读。刚开始准备的时候,我就是简单的背单词,我喜欢绿皮乱序的那本,个人原因,觉得顺序的红宝书什么的背的太枯燥。背单词虽然说的容易,但坚持下来还是不容易的。那时快到六月。刚开始准备的时候很放松,早上一小时,晚上一小时,背完就好,买了本黄皮书,张剑的那一本,分上下册,下册要到后来才出版。我先做基础版,开始觉得比较难,各种读不懂,但是没关系,硬着头皮做下去,同时坚持背单词,渐渐的就会觉得在进步。考研英语的阅读是四篇,所以黄皮书每一单元也是四篇,建议尽量完整做。我做完之后,会把不认识的单词一个个查出来,然后抄在一个大笔记本上。其实到后来都没有看的时间,但是在这过程中,很多常见单词不知不觉就记住了。黄皮书的十年真题可以买后,我就开始做真题。已经有了单词和阅读的基础,自测情况都还行。那时候已经是暑假,事情不多,所以每次做真题,我都尽量按照考试的模式来,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找感觉嘛。真题做完后,我还是照旧,查单词,不过这次不认识的单词就不多了,总共整理了二十几页的样子,后期抱着背的,觉得收获很大。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力学是理解机械结构性能的基础,它主要研究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在复习过程中,我将重点放在了应力、应变、强度理论、刚度理论以及能量法这几个核心概念上。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
对应力和应变的理解,我建议凭实例来加深印象,例如分析梁、柱、杆等常见结构在不同载荷下的应力分布和形变情况。要熟练运用截面法、叠加原理等计算工具,这对解决实际工程问题非常有用。
强度理论的学习,如莫尔圆、图解法等,需大量的练习来熟悉。这部分内容相对抽象,但凭绘制应力状态图和理解各种失效模式,帮助更好地理解理论的实际应用。
再者,刚度理论和能量法是材料力学中的重要部分。理解和掌握弹性模量、剪切模量等参数对结构刚度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虚功原理和动能定理来求解动态问题,这些都是需深度思考和实践的部分。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学以致用”是最有效的。除了教材,我还参考了许多经典的习题集和案例分析,凭做题来巩固知识,并尝试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提升自有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也很重要,形成自有的笔记体系,方便后期复习。
我还积极参与了一些在线讨论论坛,与同样备考的同学交流,互相解答疑惑,这种方式也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