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地球信息科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矿大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地球信息科学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地球信息科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从九月下旬起,我开始了学习,初次阅读(红宝书)时非常匆忙,几乎像浏览书籍一样,同时配合(肖)1000题做练习。然而,这种做法后来让我陷入了困境。投入了时间却没有深入理解,导致效果不佳,于是我就开始感到焦虑(随着时间推移,紧迫感不断增强,压力也随之增大)。我觉得这是所有科目中令我最头疼的一个。因此,建议大家首次阅读时要认真,不要草率对待,后期的时间利用非常重要。在政治学习初期应扎实掌握客观题的基础,深刻理解知识点,因为大题通常需要通过背诵模拟试题来准备,我自己选择了背诵肖四。
考研数学方面:
我主要说一下后期复习吧,11月中旬到12月上旬,张宇的8套卷和4套卷就会相继出版了。以往该级试卷难度都明显高于考研真题,所以有些同学为了保持信心,不做也没太大关系。不过鉴于近年来考研数学难度明显上升的趋势,建议还是抽出时间静下心来认真练习。考前千万别忘记看自己的错题和笔记!这些很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下面我简单说一下一个英语如此差的学生怎样进行考研复习,并取得满意成绩的。9月份之前,我那时和别人一样拿着俞敏洪的《考研英语词汇》使劲背单词,第一遍背这本词汇书时,老实说我认识的词汇不到三分之一,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终于结束了第一遍,特高兴,满怀期望的准备看第二遍,结果发现第一遍看时认识的单词还是认识,不认识的还是不认识,可以说之前两个月努力一点用没,当时特绝望,考研我最担心的也就是怕英语单科过不了线。我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到考研结束都背不完那本词汇书,于是就分析自己的英语缺陷,发现自己最缺乏的就是词汇量,我想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达到效果最大化,最好的途径就是背历年考研英语阅读真题中不认识的词汇。于是我就去书店找了《历年真题阅读理解精读笔记》,这本书后面列出了每篇阅读理解的大纲单词和超纲单词,觉得特适合我,因为我基础太差,一般每天就两篇。第一遍看文章,做题,正常情况五个选项全错,运气好能对一两个,然后不看解释直接背后边所列单词,再看文章做题,一般就能全对,所以我个人觉得考研英语重在词汇,尤其是历年真题常出现的词汇,只要单词熟悉了,做题自然问题不大。就这样,9-10月份我就做真题阅读,然后使劲背后边的单词,按照英语(一)的方式复习着,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12月份我就用了蒋军虎的《精读80篇》,主要就是做阅读模拟题,同时准备写作。考研英语中除了阅读,比重最大的就是写作了,而且这部分也是比较容易拉分的,应该重视。我英语基础差,让我短期内学会用高级词汇高级句型肯定不可能,我的方法就是找了一些比较好的历年真题的范文,把其中好的句子背下来,写作的时候尽量往上套,比如说把其中的名词或动词替换掉,在保证语法不错的情况下多用些高级词汇,及格分肯定没问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地质原理是基础。比如,地球的内部构造——地壳、地幔、地核的层次划分及其特性,地震波如何揭示这些秘密,板块构造理论如何解释大陆漂移和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这些都是理解地球动态的基础,也是考试的重点。
对地质年代和岩石类型的了解也不能忽视。需熟知地质时间尺度,了解各个时期的生物演化特征和主要地质事件,掌握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分类、形成过程及鉴别标志。这部分知识不仅会选题中出现,也可能会出现在分析论述题中。
再者,地貌和地质过程的理解也是重要一环。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河流、冰川、风力等地质作用的特点,以及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的发生机制等。这部分内容需结合实例进行深入理解和记忆。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阅读教材和参考书是基础,但实地考察更能帮助理解。例如,去地质公园或矿山观察岩石结构,感受地层的倾斜,体验地形地貌的变化,这样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加深印象。
做笔记和画图也是有效的学习方式。整理出自有的地质时间线,绘制地质剖面图,都能帮助记忆。定期复习,凭模拟试题自我检测,也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