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生物与医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山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生物与医药硕士考研备考技巧与经验

中山大学生物与医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政治开始的比较晚,而且因为不喜欢政治,一直拖拖沓沓两三天才看一章,看完马原已经快十月,忽然发现时间不够了,于是每天晚上10点半到回宿舍以后,跑到走廊上看书(宿舍熄灯)。每晚夜深人静,我就坐在走廊地上,借着灯光一遍抽烟提神,一遍拿着肖老师的精讲精练,一支红笔一支黑笔在那画着看,看完精讲精炼的文字内容,再看每章配套的题(给自己一直规划到考研,每天看什么,看多少),看完精讲精练,又开始刷1000题,刷完1000再刷肖八,再刷肖四,后来又刷了蒋五,直到考前一周。最后一周的时候,每天就是疯狂背肖四,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虽然考试的时候感觉考到的都背到了,最后发现分数依旧不是很理想,有点遗憾。
考研数学方面:
提前着手从教科书开始,由于准备时间充裕,我完成了所有课后习题。大约四月份,我开始阅读复习大全,初次接触时,书中大部分题目我都无法解答,但我坚持逐字逐句理解解析直至彻底明白,这个过程相当耗时,直到六月份我才完成高等数学部分的复习。接着立即开始了第二轮,得益于第一次的巩固,第二次显得更为顺利。九月,我开始做早期的历年试题,每日一套,并针对薄弱知识点加强练习,确保没有遗漏。早期的试题大致能解决就行,不必过于纠结,毕竟年份久远,题目趋势有所变化。由于复习进度良好,我打算将最新几年的真题保留到考前作为模拟训练,因此有一段时间较为空闲,但数学学习不能中断。听说张宇的《高数18讲》很有价值,我就找来研读,遇到精华内容便做笔记。随后进入冲刺阶段,这期间的题目更具技巧性和灵活性,但前提是基础知识必须牢固,在反复研究复习大全的基础上可能效果更佳,否则可能难以适应。看完《18讲》后,我发现仍有大量时间,于是我选择了《660题》中的选择题来做,虽然困难重重,时常受阻,但也从中获益匪浅。此时已接近十一月,我开始减少数学的练习时间,转而每天一套李永乐的近十年真题(最后三年的留作考前使用)。这本书的布局十分合理,前面是完整的试题集,后面按照章节和知识点整理历年真题,便于专项练习和填补知识空白。经过多轮复习,现在做真题变得轻车熟路,通常一个半小时至两小时即可完成,分数稳定在140分上下。做完整套题后,我会按章节继续练习并记录错误。十二月,我开始做模拟试卷,如张宇的《八套卷》、李永乐的《6+2》和合工大超越等,这些模拟题难度较大,但却必不可少,特别是近年来考试难度明显提升,需要挑战一些难题。考前几天,我做了预留的近几年真题以适应当前的命题趋势,保持手感,并翻阅笔记、复习大全,检查是否有遗忘的知识点,同时查看错题本。这样,我便信心满满地步入考场。考研数学强调基础,只要根基打牢,就不必畏惧。近年来,真题的计算量显著增加,需特别留意,避免因粗心丢分。
考研英语方面:
强烈推荐王江涛的英语写作教材,学习方法主要是记忆。我从九月开始,通读全书,将要求必背的大小作文各十篇都熟记于心,就像背单词那样,通过反复诵读和默写来巩固。书中提供的方法非常实用。幸运的是,小作文在考试中出现了类似题目,只需改动少量词汇,就能得高分。考前应回顾并总结所背的作文,尤其是大作文,可以构建一个基础框架,并多加练习,尽可能运用已背诵的内容,尽量避免使用自己的话语去创作。对于翻译,我在全文翻译的实践中提升,从十月起就开始做历年真题的翻译部分。至于完形填空,虽然分数占比不高,但从十月份开始也不能忽视,如果认真对待,通常可以答对十个左右。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材料化学的学习,基础理论的理解至关重要。你需深入理解原子结构、分子键合、晶体结构等基础知识,因这些都是材料性质的基础。我建议先从教材入手,如《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基础》或《有机化学》,系统地阅读并做笔记,把每一个概念都吃透。结合《材料化学》这本专门的教材,理解材料的合成、加工及性能之间的关系。
实验知识也不能忽视。材料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实验技能和经验的积累对理解理论知识有极大的帮助。中山大学的实验室资源丰富,你在课程实验中亲自操作,体验各种材料的制备过程,这对理解材料的形成机制大有裨益。多看实验报告,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技术,也能拓宽视野。
再者,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也是关键。我会定期挑选一些材料化学的实际问题或者科研论文进行深度阅读和分析,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现象,预测结果。这种方法能有效提高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定期复习和练习题的训练不可少。我通常会每隔一段时间就回顾一遍笔记,强化记忆。做一些历年的试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这样在考试时就能更加得心应手。
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热情和耐心,积极寻求帮助也很重要。中山大学的教师团队非常专业且热心,他们不仅能在学术上给予指导,还能在心理上给你支持。找到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讨论、互相激励,会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