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化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化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中国科学院化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首先推荐一些我认为非常实用的考研书籍:以肖老的教材为中心,包括《精讲精练》、《1000题》、《肖四》、《肖八》、《肖的核心考点》(其中涵盖了历史时间线和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知识体系)以及《肖的押题讲义》(作为《肖四》的补充材料)。对于客观题部分,我从8月至10月,每看完《精讲精练》的一章,就会做相应的《1000题》,大约到10月能完成一轮。接着在10月至11月期间,重温《精讲精练》的重点内容,并进行《1000题》的二刷(建议提前准备两份复印件,便于二次做题)。在此强调,做题时不仅要标记错误,还要用铅笔在边上记录错误原因,这是一个关键步骤,有助于后续复习和改正同样的错误,这一点对英语学习同样适用。主观题方面,只需全力背诵《肖四》,到了后期你可能会发现即使《肖四》也不容易完全掌握,如果你有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尝试背诵《肖八》。
考研英语方面:
参考资料包括黄皮书以及配套的120篇阅读练习,这些是由同一位作者编写的。我个人的记忆力非常薄弱,真的。尽管我对英语还算熟悉,但当我十月时尝试做了两套考研英语真题,结果让我大惊失色,因为我发现自己与合格线相距甚远,而且那时我还没开始正式复习。于是,我开始集中精力备考。每日专注两篇阅读理解,完成之后,我会把遇到的生词和短语记在教案本上,并查阅字典添加音标和解释。次日,我先回顾前一天笔记本上的词汇,确保记住后再继续新的阅读篇章,同时记录新出现的不熟悉词汇。对于记忆特别困难的词,我会用铅笔做个标记,然后在第三天从第一个标记词开始一直背到最后一个。这样的循环持续不断,直至我能牢记前面章节的单词,才转而只复习标记过的词汇。每一天都这样,每个单词都被反复背诵多次。尽管我的记忆力真的很弱,遗忘在所难免,但一旦遗忘,我就重新开始。最终,我用了整整两个破旧不堪的教案本来记录。完成了120题的阅读训练(实际上我只买了其中一本,因为时间紧迫),我才转向真题。在做真题的过程中,我没有涉及写作部分。我把最近两年的试题留到最后,以检验实际能力。我总共做了两轮真题,近两套题目更是重复做了三次。每一篇真题中的单词我都要求自己熟记并理解其含义。至于阅读理解的答案,我会深究为何选择该选项。作文部分,我在考前仅提前两天开始准备,没有死记硬背模板,因为我的应用英语基础不错,所以在这一环节没有什么特别的学习策略可以分享。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这是一门深入理解物质性质与反应规律的学科。它涵盖了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力学等多个领域。我在复习时特别注重理解和应用基本定律,比如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朗缪尔吸附理论等。理解这些原理并能灵活运用,对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物理化学中的计算题也不容忽视,掌握好微积分和矩阵运算基础对解题非常有帮助。我还推荐使用一些模拟软件,如Gaussian或Quantum ESPRESSO,凭实践来深化理论理解。
有机化学,则是探索碳氢世界奥秘的一把钥匙。从构造异构体到立体化学,再到各种官能团的性质和转化,都需精细记忆并理解其反应机理。我建议构建自有的反应网络图,将各个反应关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对复杂的合成路线,尝试自己设计,这样既提升了逻辑思维能力,又加深了对反应规则的理解。实验操作也是有机化学的重要部分,多做实验,熟悉常见的分离纯化技巧,会对学习大有裨益。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定期回顾和总结是非常有效的学习策略。每天花些时间回顾新学的知识,每周进行一次全面的复习,能够巩固记忆,避免“学到后面忘到前面”。积极参与讨论,无论是课堂上的小组讨论还是线上的学术论坛,都能拓宽视野,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