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苏大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备考诀窍与经验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参考材料包括:精炼讲解、1000题集、肖四、肖八。身为理科生,我对政治抱有热情,我认为在非备考期间积累基础知识对于取得高分至关重要。即使到了暑假或九月启动政治复习也完全足够。我的学习策略是从九月到十一月,利用晚上的闲暇时间攻破1000题。基于我对政治的理解相对扎实,我选择了先做题后看书的方式,按章节逐步推进。遇到错误题目,我会回溯至精讲精练的相关知识点,并将这些知识点简化为一句概括,录入Word文档,便于后期集中复习,这样可以剔除已熟练掌握的部分,有效利用时间。选择题部分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提炼关键知识点。进入十一月末,我开始准备主观题,全心投入肖8和肖4的研习。购买资料后,我快速浏览了肖8的重点内容,之后全力以赴地背诵肖4,总共背了三遍,然后便迎接考试。关于真题,由于时间紧张,我没有进行全面的训练。总结起来,选择题部分主要依赖自我总结,跟哪个导师的课程关系不大;而主观题部分,肖4和肖8是绝对的核心,无需赘言。十一月下旬起,各种预测卷陆续上市,我尽力购入所有能找到的试卷,但只做其中的选择题部分。
考研数学方面:
四月初启动数学复习比较适宜,我主攻的是张宇的高等数学18讲,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讲义,以及王式安的概率论讲义,还配合着汤家凤的1800题集。对于基础知识较弱的同学,我建议首选教材来打牢根基。线性代数部分,李永乐的书是很好的选择,务必在暑期前完成数学的第一轮学习,这是基本要求。九月可以着手做180题,针对不足之处观看强化教学视频,并且多归纳重难点。十月中旬,你可以开始接触历年真题,我认为做近15年的真题就足够了。完成真题后,继续挑战模拟题是很重要的,因为一方面,很多真题中的题目在之前的练习中可能已出现过,我们需要新题来保持手感;另一方面,今年的考试趋势表明,有些模拟题与真题十分接近。尽可能多地做模拟题,这里推荐几个系列,按优先级排序:合工大五套卷,包含超越卷和共创卷,李永乐的6+2,以及张宇的四套卷和八套卷。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水平一般化,在复习的过程中,我只做了03年到19年的真题,我觉得当然要记单词,单词是最重要的基础。期间记单词断断续续,只重点记忆了不熟悉的单词。真题做了2遍,主要是出揣摩出题意图吧。及早准备作文,背诵06年到19年的大小作文真题模板(黄皮书张剑),外加王若平考研作文。背的滚瓜烂熟,到了考场确实写得挺顺手。考试时放弃了翻译,同时完型是全蒙,一遍就涂卡,其余时间全给了阅读理解和作文,对于作文要先做草稿。我是先写作文,然后四篇阅读和新题型。最恶心的是四篇阅读理解,一面是文章,另一面是题目,需要来回翻页。备注:阅读是重点,一定要狠下工夫!!!
考研专业课方面:
化工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它涵盖了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反应工程等多个领域。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是首要任务。例如,流体静力学中的帕斯卡定律,动量传递中的牛顿粘性定律,热量传递中的傅立叶定律以及质量传递中的分子扩散和涡旋扩散等,这些都是构建整个化工原理知识框架的基础。
掌握计算技巧至关重要。化工原理中大量的计算题需熟练运用各种公式,如管路阻力计算、换热器的热负荷计算、塔设备的操作计算等。这些都需凭大量练习来提高速度和准确性。我建议使用历年的试题进行模拟训练,参考教材和辅助资料解析答案,理解每一步计算的逻辑。
再者,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化工原理的很多知识点都联系到实际生产过程,比如蒸馏、吸收、干燥等单元操作。理解和分析这些过程的工作机理,能够帮助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找一些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或者参加实验室的实践活动,提升自有的工程思维。
画图和图表的理解也很重要。像是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图,流程图等,它们能直观地展示出化工过程的状态变化和能量转换。掌握如何正确绘制和解读这些图,对理解复杂的化工系统大有裨益。
要注重团队学习和讨论。与其他同学一起探讨问题,既能互相启发,也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保持好的心态,面对困难要有耐心,面对挫折要有决心,自己,坚持到底,你一定能在化工原理的学习上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