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西北师大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硕士考研备考技巧与经验

西北师范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1)选择一本七八月间上市的政治基础知识书籍,市面上有许多版本,我个人挑选的是肖秀荣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当然也有徐涛等其他作者的作品。这些书的核心内容相似,挑选时可依据个人偏好。我当时认为需要配合《一千题》来购买相关知识点的书籍,以为这样查找资料会更方便,后来发现不同版本的内容大致相同。我主要用的就是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在9月以前,你需要通读整个政治知识体系。初期我对政治的学习态度较为轻松,可能是由于我在调整学习状态的过程中,无论是英语还是政治,我都未给自身太大压力,对知识点的记忆也持顺其自然的态度。然而,基础薄弱的同学一旦进入学习状态,应当注重巩固基础。
(2)《一千题》我完成了两次半的练习,首次是与知识点同步进行的,那时刚学完知识点,记忆犹新,所以错误较少。第一轮结束后,到了9月,我开始快速完成第二轮。当我进行到第三轮的中途,八套卷发布,随后我就开始做八套卷,接着四套卷出来,又转战四套卷...对于政治学习,不需要过于严格规划时间。我在校内复习,看到同学们开始做八套卷,我也跟随步伐,但如果你不在学校学习,记得主动关注八套卷和四套卷的发布时间。
(3)如果时间允许,八套卷的大题务必熟记于心。我做八套卷的速度较慢,只背诵了一半的大题,此时四套卷出版,我就专注于四套卷。四套卷的选择题需明确对应的知识点,大题必须彻底背诵。请相信肖秀荣的权威预测力。如果时间和精力充沛,尽可能多地背诵八套卷的内容。
考研数学方面:
从五月初直至六月中旬,即在暑假来临之前,需全面研读数学综合教材,如选用张宇或李正元的著作,并配合李永乐的线性代数教程。确保覆盖所有书中提及的概念与知识点,不容有任何遗漏。同时,构建个人的知识框架,此阶段只需搭建大致轮廓,不必过分苛求完善,留待后期冲刺阶段再逐步细化和完善,以确保更具针对性。
考研英语方面:
自七月底起,我每日清晨必去图书馆先投入半小时背诵单词,依据清单逐个击破。七八月间,每日平均消化两至三个清单,若遇到陌生词汇量较少的情况,我会选择多学习一些。初期阶段的重点在于巩固基础,因此勤奋背词至关重要,这样后续做真题时能更流畅,尤其是那些常考词汇,必须熟记于心,因为它们常常在试题中反复出现。与此同时,八月中旬起,我开始着手做历年真题,每周坚持两套。真题无疑是提升英语分数的关键,整个备考期间,至少要完整做三遍,并且对答案解析要仔细研读,其中对复杂长句的剖析及额外知识点的拓展最好记录在笔记本上,以便日后查阅温习。我的英语作文复习启动得相对较晚,直到十月中旬才开始。起初是背了又忘,反反复复,过程颇为煎熬。背完后我会尝试默写,再找不同题目自行练习写作。随着练习的增多,我逐渐提炼出了属于自己的语句和模板,考试时就能灵活运用,切忌全文依赖模板。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的基础概念至关重要。信号是信息的载体,系统是对信号进行处理的工具。要明白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的区别,熟悉基本信号类型如阶跃函数、冲激函数等,并掌握它们的性质。系统的定义、分类(线性、非线性,时不变、时变)以及系统响应的概念也是需牢牢把握的基本知识点。
深入理解傅立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这两种变换是分析信号频率特性和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工具。要熟练掌握各种典型信号的傅立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形式,以及如何凭这些变换来解决实际问题。Z变换对理解和处理离散时间信号也非常重要。
再者,掌握系统状态变量分析法,了解系统的时间域和频域描述,能够从不同角度理解系统的动态行为。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包括Routh-Hurwitz判据和根轨迹法,这些都是考试中的常考点。
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关键。除了课本知识,尝试做一些相关的电路模拟或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凭实际操作加深理论理解。做题是巩固知识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帮助你熟悉考试题型,提升解题速度。
我个人认为,定期复习和总结是避免遗忘,深化理解的好办法。我会定期整理笔记,画出知识框架图,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