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交大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北京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复习方面,主要参考资料包括肖秀荣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命题人讲真题》、《1000题》、《命题人知识点提要》以及他的《肖四》和《肖八》,还有《肖秀荣的押题班资料》。此外,《风中劲草》、20天20题和蒋中挺的最后5套卷也是常见的预测题集。关键在于,选择题必须保证单选不超过一题错误,多选也不超过一题,否则取得高分将变得困难。我从3月份起开始研读肖秀荣的书籍,首先是从《知识点精讲精练》入手。接着,我进行了《1000题》的练习。由于我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了专业课程的学习,跟随老师的步伐学习政治确实让我省了不少力气,这个策略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看完第一遍后,我在复习时特别关注哲学部分,因为其余内容往往与时事紧密相关,仅靠看书可能效果有限。9月大纲发布后,我购入了新的大纲并再次温习了一遍。进入后期,我购买了蒋中挺的时政和预测题,还有肖秀荣和任汝芬的资料(后者给我的感觉较为普通,其“最后四套题”更像是十套题,一个知识点常常对应多个题目)。尽管这些预测题并不完全与真题相同,但大多数内容仍然命中了考试要点。
考研数学方面:
我参考的教材包括完整书籍(二战期间主要依赖个人笔记,未深入阅读原书),张宇的全部36讲,660题集,以及张宇的1000题。模拟试卷方面,我集中精力在张宇的8套卷和4套卷,李永乐系列的全套模拟,以及全真模拟400题,这些系列的质量尤为出色。其他品牌的模拟卷则参差不齐,难以一概而论。对于真题,我不再赘述,侧重精挑细选并深度解析,我采用的是张宇的真题大全解,虽然发现少许错误,但总体品质可靠。在两年的备考生涯中,我广泛涉猎了各种教辅材料,从流行的36讲,两本李姓作者的复习全书,到汤的高数讲义,再到专门讲解解题策略的书籍,如选择题技巧指南和其他各类解题技巧手册,无一不是我的学习伙伴。
考研英语方面:
起初,我的考研复习侧重于研读教材,但进度缓慢,一接触到历年试题就感到压力山大。之后,我转向了一本北京大学出版的粉红色复习全书,内容丰富且讲解详尽。这本书对高数和概率论特别有帮助,至于线性代数,我还额外配以李永乐的资料加以巩固。推荐大家在学期结束前就开始接触全书,并利用暑假期间持续学习。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是,要在强化阶段开始前完成全书的第一轮复习,这样才能确保强化阶段的学习效果,否则基础知识不牢固只会白白耗费时间。数学学习中有三个关键要素:理解定义、拓宽思路、稳固计算,这些缺一不可,因为它们是高效解题的基础。我个人在这一点上还算得心应手,除了教科书,我还有一本专门整理的错题集,记录了同类知识点、易错点以及我对某些概念的日常领悟。如果条件允许,我强烈建议你也这样做,它会对你的高分之路大有裨益。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科学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地理学、环境物理学等多个领域。在备考过程中,你需对这些基础知识有扎实的理解。例如,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掌握污染物的化学反应过程,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系统等。
对环境生物学部分,重点关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生物对环境污染的响应和适应机制。环境化学则需理解各种污染物的性质、转化过程以及它们在环境中的行为。环境地理学和环境物理学主要关注环境问题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物理过程,比如气候变化、水文循环等。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应用”的三步法。第一步,深入理解每一个概念和原理,不仅仅是死记硬背。凭阅读教材、参考书籍,甚至观看相关的科普视频来辅助理解。第二步,定期复习巩固,制作思维导图或者笔记,帮助记忆。第三步,尽可能地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比如分析环境问题的原因、预测污染物的行为等。
案例分析也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你找一些典型的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如酸雨形成、全球变暖、水源污染等,这样既帮助你理解理论知识,也能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实践操作同样重要。条件允许,尝试参与一些实验或实习项目,这能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也能为面试增加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