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暨大文学院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暨南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复习方面,我始终信赖并跟随肖秀荣的书籍进行学习。肖秀荣凭其在一次考试中准确预测到四道半大题的卓越能力,堪称政治理论的神话。他的指导绝对值得依赖。我一丝不苟地完成了八套卷和四套卷的背诵,也勤奋地刷完了1000题,考试结束后内心充满欣喜。补充一点,《风中劲草》是一本精简至仅包含必背知识点的书,大约十一月出版。我在复习期间结合大纲使用这本书,前一天下午我会阅读大纲的一章并完成对应的1000题(这个题库我重复做了两次)。次日早晨,我会用半小时重温《风中劲草》中对应章节的知识点,通过反复记忆,成效显著。《风中劲草》配有练习题,但题量较大且题目较陈旧,我个人并不太推荐购买。
考研英语方面:
9月份的时候单词还才认识了不到一半,做阅读真题还是一套卷子六七个的错,本来英语底子不错(虽然大学三年也都没怎么学英语,四六级也都是飘过),英语最重要的就是单词!!!做阅读为什么错的多,因为你单词不认识啊,说白了就是看不懂嘛。所以九月份一看这错误率确实捉急了,就赶紧找补救办法,这里真的真的要感谢曲线记忆法,以前一直以为都是扯得,用了之后才觉得真的是大!写!的!好!用!当然,这属于急救方法。你现在如果有时间,一定要开始背单词,不管用什么书,顺序的还是乱序的,不要觉得你记不住,这种东西就是要反复记才行。一直这样坚持到九月份,基本上你一半多的单词都记的很熟了吧,这时候再用曲线记忆的方法就事半功倍了。大概是50天的样子,早上晚上都有背诵任务,有那种记忆表的,就是早上背A,晚上背A,第二天早上B,晚上AB这样,我是打了一份顺序简易版的5500大纲的词汇,按照字母每天这么背的,一天都不能断。后来有同学告诉我其实人家是按照均分而不是字母顺序来的,但我复试背单词的时候均分了一下来背发现效果太差,所以还是推荐大家就按照字母顺序来,可能今天背C部分很多,过几天天背E部分又很少,但是不管多还是少都要坚持,这样效果比较好。反正楼主背了十天之后就觉得自己的英语有救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文博综合”是一个涵盖广泛的知识体系,主要包含了中国历史、考古学、博物馆学、文化遗产保护等多个领域。在历史部分,你需对中国古代到现代的历史发展脉络有深入的理解,特别是对各个时期的文化特征、重大事件要烂熟于心。考古学则要求对各种考古发现、遗址、遗物有清晰的认知,并能理解其背后的历史信息。博物馆学和文化遗产保护则是理论与实践并重,需了解博物馆的运营模式、藏品管理、策展设计,以及如何科学地进行文化遗产的保存和利用。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首先是“系统性”。我将这些知识按照时间线或者学科类别进行整理,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是“深度阅读”,我会选几本权威教材作为基础,精读并做笔记,尤其是书中列出的重要知识点和案例。“实践”也是很重要的环节,凭参观博物馆,参与线上或线下的讲座、研讨会,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再者,“历年真题”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凭对历年试题的研究,你了解到出题人的思路,找出常考的重点和难点。定期进行模拟测试,既能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也能训练答题速度和技巧。
我强调“交流与讨论”。找到志同道合的研友,共同探讨问题,碰撞出新的思考角度,也在对方的困惑中找到自有的盲点。有时候,一个问题可能困扰你很久,但换个角度或者听听别人的想法,可能会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