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能源动力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上交大中英国际低碳学院能源动力硕士考研复习指导与经验

上海交通大学能源动力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每天早晨投入一个半小时研读政治。逐章浏览教学大纲,并同步完成一章的肖秀荣1000题,但避免直接在书上标记答案,因为需要重复练习。直到十月,第一轮学习结束,接着开始第二轮,不必过于焦虑记忆问题,因为大部分人都难以一次记住。直至考试,大纲大致会过两遍,而肖1000题则会完成三遍。十二月时,回顾一遍错题。首年尝试了风中劲草的习题集,但觉得效果一般,实际上,尽管肖1000题较为基础,却涵盖了关键知识点。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拿到70分是有可能的。十二月,市场上会出现最后几套模拟试卷,它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务必去做且要熟记。前期的复习主要针对选择题部分,对于主观题不必太过忧虑,只需在考前挑20天20题,肖4,任4,蒋5等资料中的两三套进行背诵,应可应对自如。
考研数学方面:
我大一的时候学的高数就是用的自己学校出的,虽然不是很权威但也基本没有错误,用起来感觉比同济的舒服,毕竟自己以前用过,轻车熟路。我复习的时候有个特点就是先看书后做题,包括政治也是这样,习惯而已。当高数上下册看完后就开始做陈文灯的复习指南,每章的前半部分还是基础知识总结,顺着复习,相当于二遍吧,那段时间都是做复习指南,好像做完花了好长时间。做完以后就又复习了一遍课本,整理一下脉络。然后拿真题试试火,我数学一般都是上午学,因为考研数学是上午考,我抽出上午两个小时做一套真题,找张A4纸把答案写纸上,因为我不爱在书上画,做完后对答案,把自己错的在答案的题号上画记号。别在真题上画,那样下次做的时候会特别注意的。因为你考研做题时也是不经意间的错误。其实这些细节无关重要,只是考研时有些神经质了都,细节对自己要求也很高。一套真题做完,对一下答案,再研究一下错误的原因,一上午也就没了。第一次做真题时感觉很简单,但是就是得不到高分,一是因为真题很多题在复习指南中都见过了,对于现在的你已经不是新题目了。二是因为你的状态很放松。做了10年的真题以后我就又开始下一轮的复习,又把教材看了一遍,陈文灯的书翻一遍,这次就比第一次简略了点,毕竟有些你已经很熟了。做题时不会的知识点就喜欢翻书,把相关的知识点都看一遍。有的时候题目很简单,老师一提点你就懂了,而且记忆深刻。我觉得比看答案好的多。因为考研志在必得,所以我不给自己任何偷懒的机会。最后冲刺的时候基本看不进去了,就拿老师给总结冲刺资料翻翻,不想做,只看他划重点的题,嘿嘿。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从暑假8月份开始练作文,前前后后认真写了30篇左右,个人认为练的不错,但是考场上发挥的一团糟。根本原因是草稿的问题,平时练的时候不注意打草稿的时间,到了考场上发现时间浪费了太多,所以变得有点慌乱。建议大家平时练作文也一定限时,不要随意用时间,这是个坏毛病。
考研专业课方面:
“传热学”是一门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科学,对能源动力专业的学生,它是基础且至关重要的。理解并掌握其基本概念是第一步。比如,热传导、对流换热、辐射换热三大传热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都需深入理解和记忆。特别要强调的是傅里叶定律、牛顿冷却定律和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这些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至关重要。理解理论后,需凭做题来巩固和应用。例如,计算导热微分方程、分析对流换热过程、评估辐射换热效率等,这些都要求能够灵活运用公式和理论模型。在此过程中,多做一些经典的例题和历年试题,帮助你熟悉解题思路和方法。
再者,实验部分也不能忽视。上海交大的传热学课程往往会有相关的实验设计,凭亲手操作,直观感受和理解传热现象,这能极大地提升理解力。记得要细心观察,认真记录数据,并学会分析实验结果。
利用现代技术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有很多在线资源,如Coursera、Khan Academy等平台,都有优质的传热学教程参考。参与讨论小组或论坛,与其他同学交流疑难问题,也能促进学习。
保持持续的学习热情和毅力。传热学有时会显得复杂抽象,但只要坚持不懈,逐步深化理解,你会发现它的美妙之处。每天定时复习,及时梳理知识框架,将有助于你更好地吸收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