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西财统计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诀窍与经验

西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由于我有文科背景,高中时期的政治基础也扎实,因此在复习政治方面并未感到太大压力。大约在7月底至8月初,我便开始研读肖秀荣的《精讲精炼》,并结合《1000题》进行练习,以检验对概念的理解。到了9月底,《精讲精炼》阅读完毕后,我又重新做了遍《1000题》以巩固学习。进入11月,我就专注于准备论述题部分,主要依赖肖秀荣的书籍,这种方法对我来说颇有帮助。同时,我也开始关注时事政治,今年的政治重点比较清晰,这为我节省了不少精力。12月,我开始做各类冲刺卷,目的是接触更多的题目,从中提炼出论述题的共通点。我侧重于做选择题,以便发现自己的知识空白,并迅速填补。我没有大量背诵冲刺卷的答案,而是集中记忆可能成为论述题的重点内容。各个冲刺卷的论述题实际上反映了老师们预测的重点,但并非所有重点都会转化为论述题题目,所以有针对性地记忆一部分知识点很有必要。最终,尽管政治成绩不算顶尖,但也算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考研数学,分为数一、数二和数三三个类别。自我评估,我的基础还算扎实。数学复习通常需经历三个阶段。首先,你可以选择研读教科书,但目前市面上的复习全书也非常完善,可以直接使用。其中,张宇的高数18讲、线代9讲和概率论9讲,配以张宇1000题;汤家凤的复习全书及1800题;还有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和660题,推荐挑选一套跟进。(我个人是完成了所有这些题目的)。高数的第一轮复习大约从3月持续到7月,主要任务是学习复习全书并完成相应的练习题,不必强求全部做完。第二轮复习集中在8月至9月,期间除了继续练习,还可以尝试张宇的新习题集,如闭关修炼180题,或初步接触历年考研真题。最后两个月,即10月至11月,应专注于做真题,从1987年至最近一年,如果时间充足,尽可能多做;若时间有限,至少要做近十年的真题,并重复练习。考试前夕,可以做一些市面上的模拟卷,如最后八套卷或四套卷来保持手感。
考研英语方面:
我英语基础很好,但方法也很普通,就是多看多记。语法和单词很重要,语法不行的就买本高中语法书看,记单词从七月份开始一直到十月下旬,每天一个单元,反复循环记忆,三轮左右吧。一个单元前期大概要五十多分钟,后两轮就很快了。我每天英语时间是两个半小时不到,记完单词后就是做阅读,黄皮书是首选,我买了英语全套,阅读的基础版提高版,完形,新题型,翻译,作文,真题详解。有必要提出的是真题如何使用。先做完一遍后,很多人是再做一遍,我不是这样的。我用的是珍藏版,就是分部分的,阅读在一块,作文在一块。先做完试卷分册对完答案,就看那本厚的,读文章,好的句子就用红笔标记,直接抄写下来也行,后期复习时专门空出一段时间背诵记忆,既训练语感,也积累语料。把上面的工作全做完基本也只有半个月时间了,接下来买几套模拟卷做做。关于作文的复习,我觉得语料很重要,背几句相关的好句子很重要,其他的格式化的东西很简单,记住,灵活使用就行,要记住作文是梯度打分的,先分档再打分,定档很重要,大家看具体要求就能知道作文的努力方向在哪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涵盖了决策理论、组织行为、战略管理、运营管理等多个领域。在复习初期,你需对这些基本概念有清晰的理解。例如,理解什么是SWOT分析,如何进行PESTEL分析,以及了解波特的五力模型等,这些都是管理学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的重点。
深入理解管理过程,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大职能。你需知道每个职能的作用,以及它们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比如,你凭案例研究来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看看不同的公司在面对问题时是如何运用这些管理原则的。
再者,对决策理论,特别是理性决策模型和有限理性模型,需深入理解其背后的逻辑。熟悉并掌握不同类型的决策方法,如定量决策和定性决策,以及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和确定型决策的区别。
组织行为学部分,要关注个体与群体的行为模式,理解激励理论和领导风格,这对理解组织内部动态非常重要。这部分内容往往会在论述题中出现,所以不仅要理论,还要学会如何将它们应用于实际情况。
学习管理学并非死记硬背,是理解和应用。多做历年真题,模拟试题,这不仅检验学习效果,还你适应考试的答题节奏。阅读相关的企业管理案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在复习过程中,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定期复习,及时整理笔记,也是非常关键的。遇到不懂的问题,积极寻求解答,无论是向老师教,还是和其他考生讨论,都能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