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邮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承认,政治可能是我投入精力最少的科目了。资料虽多,但实际阅读量不大。八月左右入手了红宝书,从此开始有序地复习。切记,别等到十一月才打算系统学习,那时恐怕会手忙脚乱且时间不足。对于短期冲刺,我选择了肖四和蒋中挺系列的小册子(一系列),还有20天20题,其中特别关注肖四的大题部分。关于预测题的准确性,我认为并无绝对,考生应广泛参考各种资料,市面上的书籍都看看,这样对可能出现的考题就会心中有数。答题时保持冷静,遇到熟悉的部分就结合记忆作答;若遇陌生题目,可从问题本身寻找线索,尝试从多个角度自行组织答案,通常不会出错。不过,我要强调一点,不要过分依赖某位老师的预测,他们可能只是命中了一些热门话题,实际上,任何一个关注时事的考生都有可能做到。换句话说,预测考题并不难,真正关键的是你是否掌握了考点和重点。
考研数学方面:
用张宇的18讲和李永乐的线代讲义,练习题用李永乐的660和张宇的1000题。线代讲义争取6月到七月一个月看一遍。七月到八月看第二遍,不用再看别的书比如全书,看的多不如把一本看会了,多看几遍才能记住,看的多记不住。八月到九月开始做660和1000题剩下的部分,九月上半月把这两本书的不会的题再看看,下旬就开始做真题。用张宇的30年真题大全解,把30年真题从头做一遍,快的一天一套,慢的三天两套,做完一定要将不会的整明白。前十五年的不用掐时间,后十五年的尽量掐一下时间做,从十月中旬开始做后十五年的题第二遍,到十一月中旬开始做模拟题,做一下张宇的8套题,有时间再做一下4套题,考前3-5天左右要全真模拟一下,买上答题卡掐时间做模拟题或做过的真题都行,练的是准确度和考试氛围。
考研英语方面:
自十月份起,我着手准备作文复习,最初参考了一些王江涛的作文材料。之后,我购入《考研英语高分写作》一书,挑选题目亲自撰写,并参照范文进行修订,以此确保每篇都能达到考研的标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熟记,我自行创作了大约十几篇大作文和十篇小作文,后期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反复背诵这些作品上。通过对历年真题的研究,我发现许多试题可以相互转化,因此选择多种主题用个人风格来写作,再配以背诵,在考试时会感到更有信心。接下去的时间里,我不断记忆单词,研习真题,使用的教材并不繁杂,就是一些常见的书籍,我认为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就已经足够。至于完形填空和翻译,我则是在做真题的过程中顺便练习,没有额外安排专项训练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它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量子力学等多个领域。对力学部分,理解牛顿三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是基础,掌握振动和波动理论对理解材料的动态行为至关重要。热学中,理解分子运动论和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是核心,这些知识会帮助你理解材料的热性质。电磁学则需深入理解电场、磁场的概念,以及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应用。光学主要关注光的传播和干涉、衍射现象,这对理解和设计光学材料非常关键。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的基石,要理解波粒二象性、测不准原理以及薛定谔方程,这些都是研究微观粒子行为的基础。
学习物理学,理论与实践并重。除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做题和实验同样重要。凭解决各种问题,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使用傅立叶变换解析波动问题,或者利用薛定谔方程计算原子能级,都能加深对理论的认识。
,物理的学习需持续的思考和反思。每当你遇到难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运用已知的知识去推理,这样既能锻炼思维能力,也能巩固知识。定期复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物理知识体系庞大,只有不断回顾,确保记忆的持久性。
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我会建议你提前规划,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坚持执行。找到一个好的学习群体或导师,他们能提供宝贵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你在困惑时找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