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热物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工程科学学院工程热物理考研复习技巧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热物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觉得政治开始时间不要太早,10月份开始一点都不迟,真的。重点还是马哲政经那里,必须要理解。我选用了四本书,真题,大纲解析,考试分析,序列二。客观部分能得到这个分数,我想已经够了。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又不想多花时间的话,报个辅导班是不错的选择,把序列二做一下,选择题基本上可以做到八九不离十。这远比你们去看其他厚厚的辅导书划算多了。我习惯于先把书看一遍,一科一科的看。至于主观题,跟大家隆重推荐一位老师:肖秀荣,据说07年他的最后四套题涵盖了考研试题79分的题,我未加考证不知真假,不过08年的最后四套题真的很好,考的五个主观题在最后四套题中都可寻觅到其影子,不过从结果来看,我想告诉后来人就是,答案以考试分析为主,背考试分析比二十天二十题之类的要轻松,那个瘦身版加起来也就二十页不到吧,标准答案就出自考试分析,不信的可以自己去核对。我因为时间原因,考试分析看了四五遍,没来得及背,所以主观题得的分不高。
考研数学方面:
我的数学基础还算不错,建议初期多花时间在数学上,后期相对可以缩减时间。我的数学复习从7月份起每天4-5个小时左右,。一直到到十月初过了全书和36讲一遍,第一遍做全书很生涩,但不要紧,大家都这样,后来慢慢就好了。10月做了660,1000题挑着做了一半,其实1000题很多思路较偏,不是特别推荐,学有余力可以尝试。11月做了数学的30年真题,平均一套用时2h-2.5h,每天1-2套。很推荐真题,真题才是王道。12月做了30年真题第二遍和几套模拟卷,每天上午2套,控制在一套1h左右,但我大题没写过程,就最后用两年真题练了过程。其实我并不推荐模拟题,很难完全找到真题的感觉,我只最后做完所有想做的真题后才选了几套模拟题练手。也可以给最后一周留几套真题以保持手感。数学的复习不能,最好每天都做。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复习的话,基础阶段是单词,强化阶段是各个专项。冲刺阶段真题。单词必不可少一本单词书,感觉死记硬背的效果并不理想,记单词,感觉效果不错,通过理解单词的构词,在句子中记单词,这是我感觉很有效率的学习单词方法以前很多人推荐张剑黄皮书,我没有用。也不是他不好,而是他内容解析太详细,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看,即使有,或许我也不会去看,我更喜欢何凯文的真题解析,里面他的解题思路,技巧我很喜欢。英语阅读作文可以通过做题来总结,强化阶段做专项的时候也不要忘了单词,不仅通过做阅读提高单词量,平时积累也很重要,再通过做真题来巩固自己对单词的理解应用。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和掌握热力学的基本定律是热工基础的核心。第一定律,也被称为能量守恒定律,强调了能量不能被创造或销毁,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第二定律,关于熵增原理,是理解自然界过程不可逆性的关键。这两条定律是所有热工问题分析的出发点,必须深入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
热力循环的学习是热工基础中的重头戏。无论是卡诺循环、奥托循环还是朗肯循环,都需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计算出各种性能参数,如效率、功和热量等。这里的关键在于熟悉每个阶段的能量转换和流动,以及如何按给定条件优化循环效率。
再者,流体动力学和传热学的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对流体力学,需理解压力、速度和温度如何影响流体的行为;对传热,要掌握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基本方式,并能解决实际的热传递问题。这两个部分的内容广泛且实用,需凭大量的练习来提升应用能力。
热工基础中还会涉及一些特殊概念,如比热容、热值、热效率等,这些都需记忆并理解其物理含义。理解和使用热力学图,如p-v图和T-s图,帮助更直观地解决问题。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结合实践非常重要。不仅要熟读教材,理解基本概念,还要做大量习题来巩固知识。尝试自己设计和分析简单的热力系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参加讨论小组或者找导师指导,提高思考深度,解决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