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重大环境与生态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备考要点与经验

重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这是一门我一直感到困惑的科目,尽管许多人认为它相当基础,但我清楚需要投入时间来攻克。自从拿到考试范围后,我就为自己制定了规划,因为在主观题目上,大多数人都能答得还算可以,我认为唯一能区分高下的就是选择题。于是,我决定每天中午抽出时间研读政治。这算是提前努力的一种方式吧。九月至十月初,我系统地学习了一段时间,涵盖了整个知识框架和关键点,也仔细研究了考试大纲,即便内容没有留下深刻印象,我也坚持反复阅读,因为一次浏览往往无法产生显著效果。到了十一月至十二月初,我专注于精做练习题并细致研读大纲。经过这两轮学习,期望能有所提升,即使记不住所有细节,至少要掌握每个主题的大致内容。这个阶段,我依然保持着每天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但每次都超出,原因是自己对政治缺乏敏感度)。进入十二月中旬至下旬,大量背诵政治知识变得至关重要,有时会背到反胃,后来发现论坛上的同学们也有同感,这才稍感安慰。这是一个逐渐筛选的过程,每一步都需要扎实前进,更需坚持不懈。
考研数学方面:
初期,我专注于李永乐的全面复习手册和张宇的36讲,还把主要教材通读了不止两遍,并且解决了所有课后练习题。得益于大学一年级时坚实的数学基础,我在这个阶段进展迅速,完成了张宇36讲的一半内容。实际上,这些考研用书应该反复研读,遇到难题不必急于求解,可以暂时搁置,等到强化冲刺阶段再集中处理。每天早晨,我会重温前一天的学习内容,回顾那些尚未完全理解的问题,深入思考,这种学习策略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一定一定要研究透真题!学长学姐的经验都是不要太早做真题,免得后期没题可做。我是从五月底开始接触真题阅读的,先开始的是05-12年阅读,每天两篇,然后把相应的生词摘录出来记忆,同时也把该单词出现的句子相应写出来,以便更好理解单词在句中的意思。一轮阅读只是为了熟悉一下手感,了解真题阅读理解的难度。这八年阅读做完之后,不想进度太快,就把97-04年的阅读快速做了一遍,同时摘录生词,没太注重正确率,毕竟和近几年出题套路还是不太一样的。然后就到了七月中旬,我开始05-12年的二轮真题阅读研究。第二轮阅读我过的很细。一天做四篇阅读,然后接下来四天每天研究一篇,看黄皮书讲解。因为时间比较充足,我把每个阅读的文本全部打印了两份,一份是调好间距,用来逐字逐句手写翻译,然后对照黄皮书的讲解,在我的打印文本中做笔记,并定期复习。另一份就是正常文本,把题目做归类,剪下来粘贴在笔记本上,并把每道题目在文章中的出处也剪下来相应地粘贴在旁边。这项任务工程量很大,很麻烦,一天只能完成一篇阅读,但是为我日后复习真题提供了很大很大帮助。时间不充足的同学还是不要用这种方法啦!暑假期间完成了这项巨大工程,对考研英语阅读套路有了很深的理解。10月份-11月份上旬我把05-12年真题又过了一遍,这时我二轮时的打印文本和真题笔记本就发挥了很大作用。11月中旬到12上旬我打印出英语答题纸,利用每周六下午两点到五点,把13-19年真题做了全真模拟,并像之前一样研究真题,并做题型归类整理,只是删去了手译这一环节。剩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在反复看做过的真题阅读笔记及错题,并且把难度比较大的阅读整理出来重点关注。算下来05-19年的真题阅读我一共过了四五遍吧,摘录出来的真题词汇也按照记忆法背了好几轮。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是一门涵盖了环境科学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技能的综合性科目。它包括了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学等多个子领域,要求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也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环境化学部分,理解各类污染物的性质、转化机制以及环境行为是关键。这部分需大量记忆,但并非死记硬背,是要理解背后的原理,比如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平衡等。凭构建概念图,将知识点相互联系,提高记忆效率。
环境生物学则涉及到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生物降解过程等。这里,理解生命系统的动态平衡及其对环境污染的响应至关重要。尝试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复杂的生物学概念,帮助更好地掌握。
环境工程学部分主要关注污染控制技术,如废水处理、废气治理等。这部分需一定的计算能力,熟悉各种工艺流程,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是很好的练习方式。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应用-反思”是一个有效的循环。先深入理解每一个概念,凭做题或案例分析来应用这些知识,再反思自有的理解是否准确,是否有更深层次的领悟。定期复习也很重要,避免短期记忆的遗忘。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是提升的好办法。与同学一起探讨难题,激发思考,弥补个人盲点。还有,利用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在线课程等,拓宽视野,了解学科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