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暨大质谱仪器与大气环境研究所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备考要点与经验

暨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从九月起我才着手准备政治复习,全程只采用了肖秀荣系列教材。下面按我的学习顺序分享一下体验。《知识点精讲精练》:鉴于起步较晚,我设定每日细读两节,若内容复杂如经济学,则减为一节,依据各章节长度和难度调整。《1000题》:每完成《精讲精练》的一章,立刻做对应的《1000题》,确保知识得到巩固。《知识点提要》:此书是依照当年大纲编写,精髓在于附录,我把那些页裁下来随身携带,随时查阅记忆。(在做真题之前,我已将《精讲精练》通读两遍)《历年真题解析》:在完成上述三本书并熟记重要部分(尤其是哲学部分,这部分完全依赖个人记忆)后,可开始做真题,先解决选择题,然后自己模拟答题,再对照标准答案检查遗漏。《形势与政策及当代世界经济政治》:这不仅需要看书,还应关注肖秀荣的微信或微博,他会发布补充资料,建议打印出来背诵。《考点预测(背诵版)》:我没购买此书,我认为精读《精讲精练》比单纯背诵更有效。如果时间紧张,第三次阅读《精讲精练》也可考虑。《冲刺8套卷》、《终极预测4套卷》:这是肖秀荣老师压轴的重点,务必理解透彻!尤其要牢记这些题目,2017年的政治真题大多出自其中,我大约背了五遍,几乎能记住所有大题的答案。
考研数学方面:
我将复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首阶段从2月底持续至6月底,主要任务是研读教材并完成课后练习,以深入理解基础理论、公式、技巧及知识点。次阶段为7月20日至9月20日,期间我专注于李永乐的全书,这里想分享的是,复习切勿贪快,因为质量远胜于速度,考试测试的是你的掌握程度而非复习时长。第三阶段在9月底到10月底,重温全书并再次演练,侧重解决上一轮复习中遇到的困难点和盲区。进入11月初到12月初,我会每隔两天安排一套历年试题,确保全面检查知识漏洞。接着,在12月初到月中的一周半时间里,通过大量模拟题来提升解题速度。最后的半个月,快速浏览一遍教科书,务必留意每个细微之处,如课后习题的推论或公式,同时保持每日做些数学题以维持手感。数学在考研中占据关键地位,同时也是压力所在,如果你的数学基础薄弱,选择学校时务必谨慎考虑。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真题是王道!!!真题的话建议用“五步法”:第一步做题,第二步自己翻译阅读(写下来~),第三步结合解析分析题目,第四步对照自己的翻译,第五步摘抄词汇和句子以后记忆。这一遍下来基本俩小时就过去了,趁着美好的上午还有点尾巴看看专业课或者政治吧~(到后期速度会加快)总之,英语的复习贵在持之以恒,掌握章法,有持无恐。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保护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环境问题分析以及环保政策法规等多个方面。理解并掌握环境系统的运作机制,例如地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基础中的基础。了解环境污染的来源、性质、影响及防治措施也非常重要。这部分内容需深入阅读教材,结合实例进行理解和记忆。
环境问题的案例分析是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例如全球气候变化、水土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不仅要知道其基本事实,还要能分析其成因、影响及可能的解决方案。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新闻时事的积累,关注国内外的环保动态,提升自有的分析能力。
再者,环保法律法规也是考试的重要部分。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主要法规要熟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条款和法律责任。凭做历年真题来检验自己对法律条文的理解程度。
复习策略上,建议大家构建知识框架,将每个章节的主要知识点梳理出来,形成一张思维导图。这样既能帮助理清思路,也能在复习后期快速回顾。定期做一些模拟试题,尤其是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提高答题速度和质量。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最受益的方法是小组讨论和教师答疑。凭与同学的交流,我能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思考问题;向导师教,则能帮助我解决疑惑,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