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贸大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西方经济学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我的教材选择,主要包括大纲解析、肖秀荣的1000题集、思修的知识点提要以及他的时政与考点预测背诵本。肖秀荣的书籍我个人极为推崇,品质出众,堪称行业典范。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复习方法。我主要侧重于做1000题。初次尝试时,我在小题方面表现欠佳,因此在二战时决定重点提升政治水平,我总共重做了三次1000题,发现这些题目确实具有很高的价值。我会标记出错误的地方,并且直至十二月,我都持续回顾错题。一些常犯的错误会反复出现,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学习政治需要保持冷静的心态,因为挫折感时常伴随左右。肖四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没有采用风中劲草,而是选择了考点预测背诵版作为替代,因为我觉得风中劲草的内容过于庞大。
考研数学方面:
学数学确实有些挑战性,关于数学的学习资料,我就分享一下个人的经验吧。我强力推荐汤家凤的1800题,并且我反反复复研读了复习全书,这本全书的确很有帮助,虽然难度不小,但只要耐心钻研,多看几次就会有所收获。在攻读全书的过程中,我还配合做了张宇的1000题。进入九月中旬,我开始每日一练张宇的30年真题解析,每套题目耗时三小时,完成后还会自我批阅,平均每天大约投入五个多小时在数学上。直至考研前夕,我都一直在重复练习全书和真题。我在数学上下了不少功夫,也做了很多习题。我个人觉得有效的方法是:参加一对一辅导(相信我,视频教程效果不如这个),做汤家凤的1800题,精读复习全书,以及不断演练张宇的真题全解,不断循环真题和全书的练习。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可能是我在考研科目中最擅长的一环,但我仍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去复习。我认为无论是优势还是劣势,都应该给予相同的关注,不能因为擅长就掉以轻心,对于不擅长的部分则需更加努力。我从1993年开始做英语阅读理解的真题,直到8月差不多完成了第一轮。中途尝试了一些模拟题,后来意识到其实专注真题就足够了。面对单词书,我总感到力不从心,再厚的词汇书也只能消化一两页。于是,在完成近20年的阅读真题后,考虑到考研中词汇重复率高这一特点,我决定专注于这些真题中的词汇。我利用有道词典的“单词本”工具,筛选并收录了大约700个生词。接下来的四个月里,我会定期查阅它们(类似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记忆策略)。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在考试时非常有效,考场上几乎没遇到不认识的词。对于作文,我背诵了一个模板,最终成绩显示,我的作文部分获得了相当不错的分数。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综合主要涵盖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是理解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机制的基础,宏观经济学则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和政策。在微观部分,你需深入理解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如完全竞争、垄断等)以及博弈论等内容。在宏观部分,需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核心概念。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先系统地阅读教材,构建起基本的知识框架。对外经贸的试题往往要求对基础知识有扎实的理解,所以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细节。要注重理解非死记硬背。例如,理解价格是如何凭供求关系调整的,远比这个过程更重要。对复杂的模型,比如IS-LM模型,尝试自己绘制并解释,这样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其内在逻辑。
做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关键。你找一些历年的真题或者模拟题进行练习,尤其是对外经贸的历年试题,因它们能反映出学校的出题风格和重点。每次做完题目后,都要仔细分析错误,看看是知识点没掌握好还是解题思路有问题,针对性地改进。
关注时事也是提高宏观经济理解的有效方式。试着用所学的理论去解析实际的经济问题,这不仅能提升应用能力,也能你在论述题中更有深度。
复习过程中,定期回顾是非常重要的。我通常会每周抽出一天的时间,把本周学过的内容重新梳理一遍,确保知识的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