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安徽理工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土木工程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大概是从10月份高等教育出版社《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出来之后才开始复习的。其实大纲解析四十多万字的容量内容稍微比较枯燥一点,而且因为文字的表述方式很相似,也比较容易记混。但是只要把第一部分的马原看过之后,毛概和中特就比较容易了,而近代史和思政几乎没有什么理解难度。这本书我当时是配合着《肖秀荣1000题》来看的,基本上是像看课本一样的看完一章就做一章的选择题,感觉效果很不错,因为有题目的考察,所以慢慢的就把握住了看书的重点(虽然会感到几乎全书皆重点)和知识点之间的差别,也就不容易记混。因为我后期几乎没有背过什么(几乎没有捧着本书去外面背半天的经历),所以我觉得看的这一遍书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我属于看书比较慢的盆友,但是看过之后记住的东西也稍微多一点,我大言不惭的把这种经历形容为“理解性记忆”并且极力推崇。故而,我觉得这两本参考书的价值非常高,曾有政治大神建议大纲解析需要看第二遍,如果有时间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这一遍过后,我又傻傻的把肖1000里面的解析题带答案全部抄了一遍,当然什么都没有记住。但是后来想想,可能潜移默化之中还是会有作用的吧。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所有科目里面最为关键的科目,好的数学很容易就能把一个人的基础分数顶上去,在这里也就给大家谈一些教训吧。首先是数学复习全书一定要认真刷上三遍才能保证自己基本上对知识点掌握了,做全书的时候不要贪快,在9月底完成就很好了,之后的时间不能把数学撂下,最好保证自己隔一天练一趟真题或是模拟题重在保持自己的手感,考研数学的复习得注重基础,各种定理的条件推导得搞搞明白,还有就是要特别注重框架和知识体系的搭建。在试题比较简单的前提下,怎么保证准确率就是核心竞争力了。计算不太准确的,可以学学我上面的办法,做题速度快一点留下充分的时间做两遍。平时就仔细的同学可以稍微慢一点,第一遍准确率就保证了,这个看个人习惯。还有一点是数学必须保持做题量的,每天都得做一定的习题来保持感觉,一两天不做可能就不大行了。这点要切记,哪怕后期复习再紧张都要每天抽一两个小时做数学。
考研英语方面:
大家要正视作文。无论大小作文都要总结几个属于自己的句子,总结出不同类型作文用什么格式和句型,另外就是一定要自己写,光背不练绝对不行。英语写作买王江涛的(强推),主要靠背,先把整本书看完一遍,我是9月份开始背,必背的大小作文各10篇全部背熟,和背单词的技巧一样,就是要多重复,也要经常默写,书有介绍具体的方法,很有用。11月王江涛会出一本作文押题的,很多是必背20篇中有的,我只背了小作文,结果小作文就被押中了,只需要修改几个单词就可以,王江涛说一字不错写上去就是高分,跪谢。考前要总结一下背的作文,大作文有基本框架可以总结总结,多练练,把背的能用就用上,尽量不要用自己的话来写。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基础中的基础,它主要研究的是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理解并掌握其核心理论,对设计和分析各类结构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基础概念的清晰理解至关重要。材料力学涉及的概念如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等,都是需牢牢把握的基础。这些概念不仅需记忆,更需深入理解它们的物理含义,这样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熟悉并熟练掌握基本公式。材料力学中的胡克定律、剪切与扭转公式、梁的弯曲公式等,都是解题的关键工具。对每个公式,不仅要会用,还要明白它的来源和适用条件,避免在复杂问题中出错。
再者,实践应用是提升的关键。做大量的习题和案例分析,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难题时,不要急于求解,是要尝试自己分析,理解题目背后的力学原理,这样既能锻炼思维能力,也能提高解题效率。
理解并掌握实验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凭实验室的实际操作,直观地了解材料受力后的表现,这对深化理论理解非常有帮助。
我强烈建议大家形成好的笔记习惯。整理出自有的知识框架,将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在复习阶段就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