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交大语言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北京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国庆假期买的政治书,也在这时候报名的考研班,书买的就是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还买了大纲红宝书,这一本我翻都没有翻开过,个人觉得看精讲精练配合着做1000题就行了。十月份把政治过了一遍,每天大概看两个小时。我政治基础很不好,高中是理科生,而且真的很不擅长答政治题,就是我会写很多很多,但是貌似都写不到点子上。主要看选择题。1000题第一遍做完就像什么都没做一样,我第二遍才开始总结错题,整理选择题错题对我来说很有用。我比较后悔应该第一遍做的时候就整理,第二遍整理完已经12月了,来不及再过第三遍,就只能不停看错题本。主观题我完全就是背四套卷,考前一个星期才开始的,希望大家考前两星期开始吧,因为比想象中多很多。我就是想着,不就是四套卷子嘛一周肯定背得完,但是我直到考试入场前一秒还在背…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张剑黄皮书。考研英语一定一定要研究透真题!不要太早做真题,免得后期没题可做。我是从五月底开始接触真题阅读的,先开始的是05-12年阅读,每天两篇,然后把相应的生词摘录出来记忆,同时也把该单词出现的句子相应写出来,以便更好理解单词在句中的意思。一轮阅读只是为了熟悉一下手感,了解真题阅读理解的难度。这八年阅读做完之后,不想进度太快,就把97-04年的阅读快速做了一遍,同时摘录生词,没太注重正确率,毕竟和近几年出题套路还是不太一样的。然后就到了七月中旬,我开始05-12年的二轮真题阅读研究。第二轮阅读我过的很细。一天做四篇阅读,然后接下来四天每天研究一篇,看黄皮书讲解,听老师讲。因为时间比较充足,我把每个阅读的文本全部打印了两份,一份是调好间距,用来逐字逐句手写翻译,然后对照黄皮书的讲解,在我的打印文本中做笔记,并定期复习。另一份就是正常文本,把题目做归类,剪下来粘贴在笔记本上,并把每道题目在文章中的出处也剪下来相应地粘贴在旁边。这项任务工程量很大,很麻烦,一天只能完成一篇阅读,但是为我日后复习真题提供了很大很大帮助。时间不充足的同学还是不要用这种方法啦!暑假期间完成了这项巨大工程,对考研英语阅读套路有了很深的理解。10月份-11月份上旬我把05-12年真题又过了一遍,这时我二轮时的打印文本和真题笔记本就发挥了很大作用。11月中旬到12上旬我打印出英语答题纸,利用每周六下午两点到五点,把近几年真题做了全真模拟,并像之前一样研究真题,并做题型归类整理,只是删去了手译这一环节。剩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在反复看做过的真题阅读笔记及错题,并且把难度比较大的阅读整理出来重点关注。算下来真题阅读我一共过了四五遍吧,摘录出来的真题词汇也按照记忆法背了好几轮。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这门课程主要考察的是理论素养、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技巧。理论部分,你需扎实掌握新闻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如新闻的价值观、传播的效果理论等。这些理论不仅需理解,更要能运用到实际案例中进行分析。要关注行业动态,了解最新的新闻实践和传播趋势,比如新媒体的发展、数据新闻的应用等。在复习时,我会定期阅读相关期刊论文和业界报告,提升自有的理论视野。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则更偏重于实践和技能。新闻写作是核心,你需熟悉各种新闻体裁的写作规则,并能按新闻素材撰写出准确、生动的文章。传播研究方法也是重要的一环,包括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方法,如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这部分的学习,我建议多做案例分析,凭模拟实验来熟悉研究流程。
学习这两门科目,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活学活用”。理论知识不能死记硬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实例进行思考和应用。持续的实践训练必不可少,无论是新闻写作还是研究设计,都需大量的练习熟能生巧。我经常找一些真实的新闻事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解读和报道,或者设计一份小型的研究项目,这样既锻炼了思维,又提高了动手能力。
团队讨论和教师指导也起到了关键作用。我常常和同学一起探讨问题,不同的视角会带来新的启示。导师的指导,则帮助把握方向,避免走弯路。
保持对新闻传播的热情和敏锐度,这是驱动深入学习的动力。无论何时,都别忘了为何选这个专业,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对传播现象的好奇心,将使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