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地球物理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山大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地球物理学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山东大学地球物理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不必过早准备,因为你记忆的速度赶不上遗忘的曲线。我是在快十月份开始准备的。做选择题,刷蒋的《800题》和肖秀容的《1000题》。我喜欢制定学习计划,每天完成需要完成的任务。11月份之前主攻选择题就行,一定要把不会的知识点都搞懂。选择题我刷了基本两遍。就是要多看书!把错了的题彻底理解清楚!把错题的解析都写在原题旁边。其实历年真题只是让你了解出题人思路,但绝对不会重复出现,所以做一遍就好。大概11月份后开始看大题,看真题中出现的大题,尤其要看答案解析,仔细研究如何答到点上,如何得高分。然后开始做蒋、肖的练习题,《肖四》、《肖八》是一定要做的,并且要结合时事背会大题。今年政治大题肖押中的还是蛮多的。大题不要太担心,剩下最后一个月背就足够。(我当时由于时间紧,剩十几天背的)政治的重头戏还是在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选择题的对错会跟别人拉开很大差距,一定要重视!!做到先理解后记忆!再者,有些地区公共课压分严重,政治决定你是否可以上一个好学校。所以一定不可以掉以轻心,忽视政治的复习。
考研数学方面:
自我感觉在数学方面还算得心应手,投入的时间相对较少。四月份我就开始研读教材,到了暑假,复习进度格外高效。对于课后练习,我会挑选部分题目来做,并非全部完成。五月份进入复习全书阶段,做完一轮后,我发现有些错误本可避免,有些则是我真的不懂,于是做了标记,并在第二次复习时专注于解决那些难题。七月份,我回顾之前的笔记,自我提炼了数学知识,以构建一个明确的解题思维框架,这样在面对问题时能更清晰地理解其考查点。八月份我开始刷历年真题,某些年的题目颇具挑战性,我用了一个月才完成第一轮,感觉不尽如人意,于是又重做了一遍,并深入探究各年试题的模式,自己进行了归纳总结。十一月份,我购买了模拟题,难度较大,我建议尝试,但不必太在意正确率,关键是要理解解题策略。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我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最擅长的部分,尽管如此,我还是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复习。我认为无论是优势还是劣势,都应该平等对待,不能因为擅长就掉以轻心,反而对于薄弱环节更要加倍努力。由于考研不涉及听力,主要侧重阅读和写作,所以我采取了针对考试的复习策略。大约从四月起,我就开始做英语阅读的真实试题,从1993年开始,到八月,我已经完成了一遍。其间尝试了一些模拟题,但后来发现其实专注于真题就足够了。面对厚厚的词汇书,我总是感到力不从心,只能勉强记住一两个列表的单词。基于此,在完成了二十年的阅读真题后,参考了一些考研辅导老师的建议(考研真题中词汇重复率高),我决定全面回顾真题中出现的所有词汇。我利用有道词典的“单词本”功能,筛选并收集了大约700个陌生词汇,然后在这接下来的四个多月里经常查阅(类似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记忆方法)。这种方法在实际考试中非常有效,考场上几乎没有我不认识的单词。至于写作部分,我背诵了一个模板,这足以应对考试。根据最终得分来看,我的作文部分得到了相当不错的评价。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动力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电场、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规律。在我个人的学习经历中,理解并掌握麦克斯韦方程组是最为核心的部分。这些方程简洁深刻地描述了电磁现象的本质,理解和应用它们对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
深入理解矢量运算至关重要。电动力学中的许多概念,如电场、磁场、力、势等,都是用矢量来表示的,熟悉和熟练运用矢量加减、点乘、叉乘等运算,能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电磁感应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电动力学的基石。这两条定律解释了磁场变化如何产生电动势,从引发电流。在复习时,我会凭做大量的例题和模拟题,去深化理解和应用这些定律。
再者,洛伦兹力公式是连接电场、磁场与物体运动的关键。理解并这个公式,预测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行为,这对理解电磁波的传播尤其重要。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最佳路径。一方面,需凭阅读教材,理解每一个物理概念和定律;另一方面,凭做习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题能力。参与讨论或者找到学习小组,共同探讨难题,也是提升理解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式。
在电动力学的学习过程中,我常常提醒自己要有耐心和毅力,因这是一个需深度思考和反复练习的过程。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求成,是要静下心来,从基础开始,一步步梳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