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控制工程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石大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控制工程硕士考研复习指导与经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控制工程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六月末就开始准备看政治了,但是那个时侯大纲什么的都没出来资料都是9月份才出来,所以我买了本去年的书书,结果今年考试内容变化特别大,好多东西都变了,建议这时候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先买本旧书。建议资料:红宝书(高教版的大纲解析)+肖秀荣1000题。我高中理科生,红宝书刚开始看的时候跟天书似的,必须根据题目结合看,平均一天两个小时吧。大约到9月份开始关注最新的大纲变化,买最新版的红宝书或者配套的解析,然后风中劲草三本,我买了个红宝书的题库质量很差,但是题目比较多,就只买了风中劲草的核心要点,怕做不完了,到后期就是肖四套卷和任汝芬四套卷,不是说不好就是这些资料出来的太晚了没时间了,而且做一遍不行还得去看几遍,把大题背下来才行,不要贪图数量,政治资料讲究精炼比如我红宝书就看了3遍,解析3遍,风中劲草(粉皮的)至少五遍,肖秀荣1000题做了3遍,红宝书题库2遍(不推荐)。政治科目存在很多偶然性,好多资料都是常年压中真题,后期资料确实比较好能压中题目。
考研数学方面:
而另一方面,题型为主进行复习并不是我否认这种学习模式,我自己也会穿插用这种学习模式,也是因为能力还没有达到能做啥都会的境地,但我所坚持的学习路线可能与你有所不同,一般会从掌握原理的知识层面后辅以题型总结进而达到对学习有所助益的效果,而单纯就题型而学习题型,我是不推崇更应该说是反对的,拿一个最近的真题例子说明,比如今年2018年数学一、三的中所出现的那道概率论试题中的出现了一道“离散型+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的题型,而就以往的复习全书中都是“离散+连续”(2016、17年)或者“连续+连续”或“最大值、最小值分布”,考完后我查阅过所有的题型类书籍,都没有一本书籍有过对此类题型做过说明,这不应该说成是又出现了什么新题型,因为就这道题目考察的本质还是我们所学过的复合随机变量问题,从知识原理层面它不属于超纲题,但就题型而言,它反而是一道“超纲题”,倘若一本题型类书籍仅仅依赖题型就想涵盖所有考察内容,不仅是在降低研究生入学的门槛,也是在侮辱命题老师的水平,但就近几年的真题而言就是最好的说明。说到这,我相信你该明白的问题也就明白的差不多了。
考研英语方面:
我把历年真题做了一遍,做的时候,把认不得的单词划出来,找空余时间摘抄到专门的本子上。然后就背,不可否认,重复率是很大的,大家把历年的考研单词背熟,过线没问题。因为我也买了两本单词书,完全是背了一点就不行了.做阅读要有套路,大家在做题过程中要注意总结。另外知道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弱项补救不行就想办法拿到必须的分。单词+做题套路,是我英语的经验。考研英语发挥的怎么样也要看那套题顺不顺手,这次阅读蛮顺手的,所以分数还不错。我的英语比较差,只过了四级,最担心英语,每天英语都是听说读写练的,在英语上花的时间较多,我用的英语资料是黄皮书,考一句话,英语就是背和练,背的是单词,美文,短句和语感等,练的就是阅读。英语就是一门语言,实际上并不可怕。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主要涵盖了系统描述、稳定性分析、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的内容。掌握系统的数学模型至关重要,包括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和状态空间模型等,这些都是后续分析的基础。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模型,帮助深入洞察系统的动态行为。
稳定性分析是自动控制理论的核心之一。劳斯判据、赫尔维茨稳定判据、根轨迹法等工具需熟练掌握,它们能帮助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并为控制器设计提供依据。频率域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波特图的绘制和解析,对理解和优化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大有裨益。
再者,控制器的设计是实际应用的关键。PID控制是最基础也最常用的控制策略,理解其工作原理,掌握参数整定的方法是基本功。现代控制理论,如状态反馈、输出反馈控制以及最优控制等,也是需深入研究的领域。
学习自动控制原理,不仅要理解理论,更要注重实践。凭MATLAB、SIMULINK等软件进行仿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问题中,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环节也不能忽视,亲手搭建和调试控制系统,能够直观感受控制理论的实际效果。
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定期做习题,巩固知识,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这有助于拓宽视野,提高解决问题的创新性。遇到难题时,我会积极与同学讨论,或者向导师教,这样的互动交流往往能带来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