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南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复习诀窍与经验

中南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论述题考研基本背肖四就行了。肖四一般是考研前一两个星期发售,所以一拿到肖四就要开始背论述,一定要多背几遍背熟(注意不要买到盗版)。虽然肖老不一定全能压中,但其实肖四的材料十分丰富,你背完之后就算考场上出现了从来没有见过的题目,凭着你积累下来的材料基本上自己也可以扯上。不放心的话可以搭配徐涛的论述小黄书(最后20题)。我是背了小黄书的,也证实今年有肖老没有押到的题小黄书上出现了。如果你的时间充裕的话或者想取得政治高分的多看看是可以的,但是记住要保证有一份是完完整整背的滚瓜烂熟的,切记贪多嚼不烂。还有,马原这门课,因为难结合热点所以押题比较难压中,所以最好在背押题卷的同时,自己能把各个原理给整理完背下来。我当时是主要背的肖四,到考前,肖四基本上背了三四遍,然后把马原原理背了一两遍。
考研数学方面:
从教材起步,由于提前规划,我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课后习题,大约四月份结束课本学习后,我开始了复习全书。初次翻开全书,几乎每十个问题就有九个让我困惑,但我坚持不懈,确保理解每一个解析,这个过程相当耗时,直到六月我才完成了全书高等数学部分的学习。随后立即进入第二轮,得益于第一轮的巩固,第二次阅读变得容易多了。
九月,我开始接触最早期的真题,每天都做一套,对不熟悉的概念进行了专项练习,不留任何知识盲区。对于早期的试题,掌握大概即可,不必过于纠结,毕竟年代久远,题目趋势已有所变化。因为我有充足的复习时间,打算将最新几年的真题留到最后考前实战。因此,我有一段时间较为空闲,但数学学习不能中断,听闻张宇的《高数18讲》很有价值,便找来研读,遇到精彩的部分就做笔记,优秀的题目则摘录到错题本中。
完成《18讲》后,依然觉得时间绰绰有余,于是我挑战了《660题》的选择题部分,尽管难度较大,时常停滞,但也从中受益匪浅。进入十一月,我逐渐减少数学学习时间,转而每天一套李永乐的十年真题集(最后三年的真题保留到考前使用)。我发现这本书的编排十分合理,前面是完整的试题,后面按照章节知识点整理,便于针对性训练,还包含了一些针对不同类别的真题,非常适合填补知识空白。经过多轮复习,此时做真题显得游刃有余,一般一个半小时到两小时就能完成,得分基本稳定在140分左右。接着,我会根据章节继续做题,认真记录错误的地方。
十二月,我开始尝试模拟卷,如张宇的《八套卷》、李永乐的《6+2》和合工大超越卷等。模拟卷的难度通常超过历年真题,但仍必不可少,近年来考试难度明显提升,需要通过这些难题来磨炼自己。考前几天,我做了预留的近几年真题,以适应当前的命题风格并保持手感。同时,回顾笔记、全书,检查是否有遗忘的知识点,查看错题本,然后信心满满地步入考场。考研数学重视基础知识,扎实复习才是关键。近年来,真题中的计算量显著增加,需特别留意,避免因粗心失分。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考研英语而言,掌握词汇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我推荐每天都坚持记忆一定量的单词,并确保能认真完成。我个人的做法是每天攻克两个单元的词汇,将不熟悉的词汇记录在便于携带的单词笔记本上,然后随时随地查阅复习。此外,可以下载一个自己喜爱的单词学习应用,利用如等待公交车等任何碎片化时间来反复背诵。在感到疲惫或刚开始阶段,《恋练》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效果颇佳。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并掌握无机材料的基础概念至关重要。这包括了解材料的基本性质,如晶体结构、熔点、硬度等,以及各种无机材料的分类和特性。例如,氧化物、硅酸盐、氮化物等各类无机材料的特性和应用领域,这些都是构建知识框架的基础。
深入研究无机合成与制备过程。这部分涵盖了各种化学反应原理,如固相反应、液相反应、气相反应等,以及影响反应的因素,如温度、压力、气氛等。理解和掌握这些帮你预测和控制材料的性能,是考试中的重要考察点。
再者,对无机材料的性能分析和表征技术要有所了解。例如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知道它们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帮助你理解实验结果,也能在论述题中展示理论深度。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结合实践”是非常有效的。凭阅读科研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应用场景联系起来,有助于深化理解。定期做模拟试题,进行自我检测,找出自有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复习巩固。
建立一个学习小组也很有帮助。大家互相讨论难题,共享学习资源,这样的互动学习能提高效率,也在相互激励中增强学习动力。
,坚持是关键。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的学习需时间和耐心,保持好的学习习惯,每天定时定量地学习,持续积累,你会发现自有的进步是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