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首师大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从九月起,我开始了政治复习,主要使用的是肖秀荣系列的学习材料。推荐每个人都购买一本政治大纲或者《风中劲草》作为参考书。政治学科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时事政治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在试题中都有特定的位置。做选择题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可以结合大纲或讲义以及肖秀荣的1000题来深入学习。务必仔细研读大纲,尤其是马原部分,因为这部分的选择题考察非常细致。对于其余的三个科目,如果觉得大纲内容过于繁多,使用高联讲义也是个不错的选择。1000题应按照大纲要求至少过两遍。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从未尝试过模拟或针对性训练阅读,原因是我觉得这种方式可能不够准确,况且我连真题都没时间全部完成。大约五月份时,我从1997年的英语题目开始做起,此前主要专注于背单词和学习语法规则。起初,我每天解决一篇文章,用的是黄皮参考书。我会标记出所有不熟悉的词汇,包括那些记忆模糊的,然后逐字逐句对照原文翻译,错误的单词会抄录在笔记本上,同时也会记录不懂的短语,因为这些短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可能会有很大差异。这样的流程通常需要耗费两个半小时左右。我一直做到二十年前的题目,那时已经到了九月开学的时候。
接下来,我把每篇文章抄写在笔记本上,并逐一对照翻译,再与原文翻译对比,这个过程中,我会发现许多未察觉到的问题。这一轮结束后,我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于是,我又回头从2007年的题目做起,这次每次做两篇,因为之前的练习让我对这些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当然,仍然会出现我不认识的单词,我会继续标注,完成后再在我的笔记中标注重点词汇。我会分析错误的原因,如果是翻译错误,就重译那段内容;如果是因为受到干扰项的影响,我会研究它是如何设陷并使我忽视正确答案的。此时大概是十一月初。
之后,我专注于近两年的题目,同样是一边做一边写下翻译,以确保不错过任何单词。我采取的方法是第一天下午做一篇阅读,第二天处理翻译和写作,两者交替进行。这样持续到接近十一月底。由于英语的新题型相对简单且数量不多,我都完整地做了几遍就没有再重复。
在整个过程中,我始终注重基础的巩固和理解的深化,以此提高我的阅读能力。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中西音乐史,这是一门需广泛阅读和深入理解的科目。中国音乐历史源远流长,从古代的宫廷乐到现代的新音乐,每一段历史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西方音乐史则涵盖了从中世纪到现代的各种音乐风格和形式,如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我建议大家要系统地阅读教材,配以各种参考书籍和论文,以全面了解各个时期的主要音乐家、作品和音乐风格。注意梳理时间线,形成清晰的历史脉络。记忆关键事件和作品的,尝试去理解它们背后的社会背景和艺术价值。
和声与作品分析是实践性很强的一科。它不仅要求掌握基本的和声理论,包括调性和声、复调、对位等,还需能够实际应用这些知识去解析音乐作品。我通常会先从基础的和弦结构和功能入手,逐渐学习更复杂的和声进行和对位技巧。在此过程中,多听、多分析是关键。选一些经典的作品,比如贝多芬的交响曲或巴赫的赋格,仔细聆听并分析其和声结构,这样既能提高理论理解,也能提升音乐欣赏能力。
在学习这两门课程的过程中,我还发现笔记和讨论的重要性。我会把每次学习的重点记录下来,整理成自有的知识框架。遇到难点,我喜欢与同学一起讨论,或者向老师教,这样的互动往往能带来新的启示。
我认为,热爱是推动深入学习的最大动力。无论是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探索音乐的演变,还是在和声的世界里寻找美的秩序,都需保持对音乐的热爱和敬畏。只有真正热爱,在繁重的学习中找到乐趣,在挑战面前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