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工大环境与生命学部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北京工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高中是一个文科生,而且从初中开始我的政治历史的基础知识点都比较扎实才敢拖到很晚才复习。我政治用的都是肖秀荣系列的,包括《1000题》、《精讲精练》、《肖四》、《肖八》还有背诵版的《风中劲草》。我是从思修开始复习的,因为里面有一些关于法律的板块,我本科辅修了法学专业,可能复习起来会稍微顺利一点,结果没想到做精讲精练的题就错得很惨,做1000题也是很惨而且原题都做过居然还做错了。后来我开始看精讲精练上的知识点,看了思修部分花了我十多天,我觉得这样效率太低了,后来我就把精讲精练藏起来了,直接开始看风中劲草,然后刷1000题,就是看几章然后刷几章题目,我做对选择题的题也会很认真地看答案解析,查漏补缺,另外,肖四和肖八的利用价值还是很高的,这些都是我个人比较主观的看法。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基础是很重要的,但适当的有难度的练习也是必要的。我的教训就是低估了考研数学的难度,再加上基础不是足够扎实,初试时差点哭晕在考场……等把基础的部分掌握之后,一定要不断练习,题海战术虽不太靠谱,但是数学确实要不断的练习才能做到熟练,做题时才能有思路,我就是当时畏惧了模拟题的高难度,觉得肯定不会考太难的,结果在考场上就傻眼了,以至于最后数学成绩刚刚爬上三位数,和别人拉开了差距。所以,扎实的基础+足够的练习,才能在最后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
考研英语方面:
我对这次的英语成绩感到相当满意,因为持续学习是关键,要维持语言的感觉。我主要专注于提升英语写作能力,这是一个高效的投资领域。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些考研英语作文资源,并考虑报名参加课程,听取专业老师的建议,了解如何准备大、小作文,以及如何在15分钟内默写出一篇文章。对于小作文,我使用了《热点话题30篇》,通过记忆和应用其中的模版来提升。大作文部分,我选择了考研英语作文绿皮书,它包含了一些优秀的范文,虽然有些难度,但句型精彩。如果英语基础较弱的同学,可能不太适合。在11月至12月的最后备考阶段,我再次刷了英语(一)、(二)的真实试题,除了作文外,我都做了阅读、新题型、翻译和完形填空,注意控制时间并分析错误,同时整理笔记,每两天完成一套题。我还背诵并默写了课堂上老师提供的材料,根据主题整理出适合自己风格的模板。此外,我还参考了唐静老师的《拆分与组合翻译法》进行翻译练习,并通过扇贝app坚持每日打卡学习。
考研专业课方面:
传热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研究的是能量如何凭热量的形式在不同介质间传递。理解基本概念至关重要,如热传导、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等。热传导主要关注固体中的热流动,傅里叶定律;对流则涉及流体与固体表面间的热交换,要掌握尼古拉-普朗克准则;辐射则是最复杂的部分,黑体、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是基础。
熟练运用公式是关键。例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你可能需使用牛顿冷却定律、皮托管方程或者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这些公式的应用需大量练习来熟悉,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不仅仅是机械记忆。
再者,实验和案例分析同样重要。传热学往往与实际工程问题紧密相关,如制冷系统、燃烧设备、能源转换等。凭分析实例,加深对传热过程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研究空调系统的冷却效果,就能直观地理解对流和传导的交互作用。
对复习策略,我建议分阶段进行。初期扎实基础,阅读教材,理解基本原理,辅以适量的基础题;中期强化训练,做大量的习题,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度;后期模拟实战,做一些历年真题,适应考试节奏和难度。
团队学习或讨论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每个人的理解角度都不同,凭交流,可能会发现新的解题思路或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