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飞行器系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厦门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暑假里我就开始了政治的复习,大概精讲精练和去年的大纲都过了一遍,姑且算作两轮复习吧。大纲出来后可以开始第三轮的复习,这一轮当然是最重要的,不止要看书还要做题。这时候最好每天保证两小时的看书时间,其实别看时间上比前两轮增加了,但是真的看的时间真的不多,有一小时多都在做题。这时候就是看新的红宝书了,配合做历年真题或者红宝书配套的题,或者肖的1000题都可以,在这里说几句废话,大家都说肖的1000是经典中的经典非常好,但是本人今年做了3遍1000题,我不得不说后来真的考试了选择题差别不是一般的大,就是点都是不对的,我今年做选择题的时候就觉得完全都是我没有见过的题型。所以大家不要盲目相信一本书,要多做几本,多见见题。
考研数学方面:
一般考研用的练习册是复习全书等一套,市面上普遍流行的是李永乐的红色版、李永乐的粉色版、张宇的版本和考纲版。我推荐李永乐和张宇,考纲据说很好,但是出的太晚了。我用的李永乐的粉色版,包括全书、真题、400题模拟,我还买了红色版的660题基础训练,强烈推荐这本660,虽然很易错,但是真的很有帮助,总结也很好。大概八月底把基础复习完了以后,我再看书的时候感悟很多,觉得很多东西更通透了,所以安心下来好好做全书,十月我一边跟着老师上专题突破的课(老师讲了特别多的解题方法),一边开始计算着时间,像考试一样做了真题,然后做了几套400题模拟,实际上我660和400都没做完,但考的也不错。另外还是重视做过的错题,反复多做,不要以为做过就一定会了。数学其实很重要,非常拉分!一定要重视!对于数学我的建议是早准备,可以报一个辅导班,千万重视教材,非常重要,万变不离其宗,不要认为只做练习册就行了,今年的真题就是教训,很多都是书上的一些知识点然而练习册上并不是重点。但是题目一定也要多做,数学必须每天都做,再忙也不能有一天不做题!保证一些经典题目和例题题型要熟练到不用怎么动脑都可以做出来,这些是保证数学成绩的底线。
考研英语方面:
我想重点谈谈词汇学习。考研所需的词汇大约为5000个,但排除初高中的以及大学四六级的词汇,仍有约3000个需要掌握。初期初次记忆时,每日应预留3至4小时专心记单词,每天学习新词100个,并回顾旧词约300个。此阶段的关键是速度,不必在意发音或拼写,关键在于考研笔试只涉及阅读理解,所以看到单词能大致回忆起其主要含义就算达到目的。推荐使用单词APP,因为它会自动规划每日的学习和复习内容,既高效又便捷。对于自控力较弱的同学,选择一本主流的单词书自行规划进度也是不错的选择。经过首次记忆,你的词汇量应会有显著提升。
第二次记忆单词时,最好结合第一次的整体复习,在阅读练习中同步进行。尤其关注那些频繁出现在阅读材料中的词汇,特别是它们的偏僻含义。第三次复习则需反复强化之前难以记住的重要单词和具有多种含义的常见单词,以巩固记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工程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是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这包括静力学、动力学以及材料力学等内容。你需深入理解力的概念,如重力、压力、摩擦力等,掌握牛顿三大定律,这是所有力学问题的基础。对静力学部分,理解力的平衡条件,如三力平衡汇交原理,是非常关键的。
掌握计算技巧。在动力学中,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和角动量定理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主要工具。在材料力学中,了解并能熟练运用胡克定律,计算应力和应变的关系,是必不可少的。学会使用欧拉-伯努利梁方程解决弯曲问题,也是考试的重点。
再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要结合实例分析,比如凭分析桥梁的受力情况来理解结构力学,或者凭火箭发射的过程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这种实践性的思考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力学概念。
做题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无论是教材后的习题还是历年的真题,都要多做、精做。做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查阅资料或向老师教,切勿堆积。定期复习,形成知识网络,避免遗忘。
我强调一点,好的解题思路比答案更重要。在解答复杂力学问题时,要有清晰的逻辑步骤,逐步解决问题,不是盲目套公式。这样不仅能提高解题效率,也能培养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