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土木水利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地质探测与评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土木水利硕士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土木水利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文科生来说,政治应该不是什么问题,我完全是靠着高中时的那点底子去应付的。主要说以下几点:1、复习资料:《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徐之明 2012年考研政治理论梯度实战训练题全集》历年真题2、复习过程:高教出版的《考研政治大纲解析》第一遍边看边做题,有利于梳理知识点构造知识结构体系。这个过程有点慢,但是不要着急,第一遍大概要花2个月时间。不要等新大纲出来才看政治,如果政治没有大的改革,完全可以用去年的大纲,从8月份开始第一遍。我用的题是《徐之明 2012年考研政治理论梯度实战训练题全集》,连选择题的解释都很清晰。第二遍10月-11月,背诵相关知识点,就是那些一条一条的理论,不然做问答题的时候就不知道到底要往上写些什么,记忆的同时不要忘记持续做题,练习做问答题。第三遍12月-考前,我到这个时候才开始做真题,真题的问答题差不多是政治大纲解析每一章一道大题,然后我就把每章觉得比较重要的部分再加强了一下。
考研数学方面:
人们常说精通数学就能主宰世界,这话确实不假。数学在考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也是最耗费时间的科目。我认为首要任务是深入研读数学教科书,通过完成课后练习来初步掌握知识。接下来,可以进入全面复习阶段,市面上有二李系列和李王系列的复习书籍,我个人更偏向于二李,不过第二年我也参考了李王的书。阅读复习全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尽可能多地通读几遍,实际上不需要每个细节都精通,因为一些过于复杂的题目在考试中并不会出现。我在看书时遇到难题,会尝试思考片刻,如果解决不了就会立刻查看答案并分析为何自己未能解答,接着熟记解题步骤。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各异,关键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种。
到了后期,重点转向大量刷题。我购买了许多习题集,比如张宇的1000题、汤家凤的1600题以及李永乐的660题,其中我做了最多的便是660题,两年内大约做了四到五遍。尽管难度较大,但我从中获益匪浅。坦白讲,我不是个有恒心的人,很多资料刚开始时感到新奇,但真正坚持做完的寥寥无几,这是我的一大弱点,希望大家能引以为戒,不论选择哪本习题集,都要认真完成,彻底理解每一道题,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最后,冲刺阶段要重视历年的真题,务必多做几遍。我使用空白纸写下答案及解题过程,随后进行修正,后期空闲时多回顾,发现这种方法相当有效。
考研英语方面:
词汇积累是每日必修课,它是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我采用两种方法来积累:一是借助新东方出版的《考研英语乱序版》,每天坚持不懈地复习300个单词。我对这本书情有独钟,每天都捧着它(看着它逐渐变得破旧,心中满是满足感),早晚各温习一次以加深印象。二是利用“百词斩”这款单词记忆应用,在琐碎的时间里如排队就餐或乘车时也能学习。整个复习期间,持续积累单词至关重要,尤其是对基础较弱的人来说。历年真题至少要做两遍,直至确保每次做四篇阅读的错误数量始终保持在0至4题之间。至于完形填空部分,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练习与否。至于作文,可以尝试使用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字帖》来提高书写水平。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是学习土力学的关键。这包括土的物理性质如密度、孔隙比、含水量等,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土的行为。掌握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尤其是剪切强度理论,如库仑定律和莫尔-库仑破坏准则,这些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掌握土体稳定分析是土力学的核心内容。需理解滑动面的概念,学会使用 Bishop 法、Janbu 法或 Morgenstern-Price 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能熟练运用有限元软件进行计算。对土压力的理解,如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的计算,也是必须精通的部分。
再者,地下水的影响不容忽视。水的存在会改变土的力学性质,影响其稳定性。学习并理解渗透理论,如达西定律,以及了解饱和-非饱和土的特性,对理解和处理实际问题至关重要。
实验是理解和应用土力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凭进行直剪试验、三轴试验等,直观地观察和理解土的剪切行为,从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案例分析是深化理解和提高应用能力的有效方式。凭研究历史上的工程事故,比如土体滑坡、地下室开挖过程中的土压力问题等,从中汲取经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