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山人工智能学院电子信息硕士考研备考技巧与经验

中山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实在没有什么经验可谈,到最后我也没有完整的看过一遍考纲或是教材,只是一味的做了很多题,因为时间实在仓促,所以只能拿政治开刀,把本应放在政治上的时间大部分的抽走放在了专业课之上,平时抽出边角余料的时间,比如背专业课背的很累了,或者做英语做的有些眼花时,拿出政治的选择题做一做,当做放松和休息,当然每次做选择也会错很多很多,考研政治那套卷子是我复习政治所做的所有题中发挥的最好的一次,平时单选16个会错到五六个,更差的是多选14个对一半都很是问题,真要感谢我的抗挫力和心理安慰的能力,每次面对一批批的错题,我都会安慰自己说现在多错一点多暴露一点问题是好事,总比真正上考场上的时候再错要好多了,而且因为我没有时间去看考纲,所以每遇到错题,我就会按照题目所涉及的内容去翻考纲去弄清楚这些知识点,这样复习更有针对性效率也要高多了。总之就是做对了的就略过,拿不准的就翻书去找答案,做错了的就查看相关知识点然后背下来,这些查缺补漏的过程需要自己亲自去完成,不要轻信参考答案,不要只对过答案就过了。
考研数学方面:
我采用的是两位知名作者的全面复习教材,发现它详尽地涵盖了各个知识点,并配有极具代表性的习题。我在七、八月份完成了初次通读,当时有些困惑,但随后我就持续研读这本书,到了十二月已经反复阅读了四次。每完成一章的练习,我都会归纳思考路径和解题策略,这一步骤至关重要。我认为学习数学关键在于理解,不必广泛涉猎过多资料。在考试前夕,我尝试了400题以熟悉考研的题型和控制答题时间。我个人认为400题的难度高于真实试题,尤其是前几套比后面的更难,因此如果初做几套成绩不佳,大家切勿焦虑。
考研英语方面:
我英语基础较差,目前还没通过六级考试。早在大三上学期我就开始背单词了,起初是用一本厚厚的绿皮词汇书。但到了大三下学期,我转向了朱伟的《恋恋有词》,这本书相对薄一些,据我估算,一年间我至少翻阅了十几次。十一月时,当我感到焦虑不安,手里拿着这本书,心中便有了安慰,仿佛它证明了我这一年的确在努力学习,这种心理效应不容忽视。
对于处理长难句和阅读理解,我参考了张剑和何凯文的资料。最初,我以张剑的97-06年真题作为练习,坚持每天都抽出一段时间来背诵,虽然有时无法完全记住,但我尽力而为,这样的方法确实让我感觉英语水平有所提高。
至于作文,我在考研帮中挑选了一些我认为精彩的句子,形成了自己的模板。由于深知英语是我的弱项,我在考试前专门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训练英语书写,既为了争取分数,也为了减轻考场上的紧张感。考试时,我先打草稿,然后再工整地抄写在试卷上,我想这部分整洁的卷面可能给我加了不少分。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涵盖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个主要部分。这四部分内容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构建了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框架。
在数据结构中,理解并熟练掌握各种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树、图等)及其操作是关键。要熟悉常见的排序和查找算法,例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二分查找等,并能分析其时间复杂度。编程实践是提高这部分能力的有效方式,我建议使用C++或Python进行实践。
计算机组成原理则需理解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包括CPU、内存、I/O设备的交互,以及指令系统、运算器、控制器的设计。这部分理论性强,建议结合实际电路图和仿真软件加深理解。
对操作系统,理解进程和线程的概念,掌握进程通信、死锁、调度策略等内容。对虚拟存储器和文件系统的理解也不可忽视。凭编写简单的模拟程序,更好地理解这些抽象概念。
是计算机网络,重点关注TCP/IP五层模型,特别是传输层的TCP和UDP协议,以及网络层的IP协议。还要了解HTTP、FTP等应用层协议,以及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相关知识。
我的学习方法是:先通读教材,把握整体框架;精读,深入理解每个知识点;再做习题,巩固知识;凭历年真题和模拟题进行实战训练。遇到难点,我会查阅资料、参加讨论组或者向教师教。定期回顾和总结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理解和应用比单纯记忆更重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不仅能使学习更有趣,也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保持好的心态,合理安排时间和休息,也是保证高效学习的关键。